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1.
凌晨1點左右,做完了所有事情,躺在床上,翻開打卡軟件,看今天的學員反饋。
大家有在聊每日清晨的小理論對生活的實際應用的,也有在聊每天領讀的名家經典對自己的啟發的(上周帶大家讀完了16篇胡適,這周剛讀完20多篇林語堂)
在千百條“小短文”中,看到這樣一條總結:
“我想說,我真的很佩服韓大爺,怎么就有勇氣提出要把這個領讀營,辦100天?
之前,我參加了韓大爺的30天寫作班,每個周末,兩天的正課,韓大爺當初說,會講一小時,但往往周末的課,就沒有低于一個半小時。甚至很少有低于兩個小時的課。
包括每天晚上的實踐課,計劃是半小時,但往往都會講一個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實在佩服韓大爺,知識儲備量大的同時,也很欽佩他的毅力……”
看到這里,傻笑一聲,目光移向黑乎乎的天花板,竟不自主地發出聲來:我是個有毅力的人嗎?
很遺憾,捫心自問:并不是。
這位學員應該是受到了昨天分享的“暈輪效應”的影響,對我產生了錯覺。
可以說,我幾乎從來沒靠所謂的“毅力”,熬下來任何事。
包括開寫作班,辦領讀營,事實上的確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不可謂不“拼命”,蒼天明鑒;但老實講,最大的動力來源,絕非毅力,這也同樣是蒼天明鑒的。
如果單靠毅力死撐,我也許兩個星期就死在半路了;靠的是什么?是一點點的小意義,加上一點點的小興趣。
2.
從小就是個跟毅力沾不上邊的人,用母親的話講:凡事兩天半新鮮,三分鐘熱血。
父親也不止一次為這事介懷:你這樣是做不成事的,是要出問題的。
所以,你可以想象,當他們看到我連續寫了200多篇文章,50多萬字,做了不知多少次講演后,臉上錯愕的表情,就像科學家發現了小白鼠的基因突變。
農村老話講:狗改不了吃屎。我的“毅力”基因,怕是從來沒變過。
哪怕是現在,您覺得我每日讀東西想東西寫東西,工作量超大,看起來蠻有毅力的;但如果讓我去做點我興趣不大的事兒,三天都撐不下來。
我曾做過某類工作,就是朝九晚五,處理些日常零散事務,每天坐在辦公室,說忙也不忙說閑也不閑。
那份工作真可謂羨煞旁人,對于我來講卻無異于圍城。一日,伏于案前,兩眼無神,幾近飆淚,領導大手一拍我稚嫩的肩膀,苦口婆心道:
當你在心里不接受一樣工作的時候,硬著頭皮做,是怎么都做不好的,人都應該找到自己的路。
第二天,辭職申請被通過,走出門口的一瞬,陽光很久都沒有那么香甜了。
有個成語叫如魚得水,形容一種狀態和體驗:像魚兒進入了水中一樣,那種快感,作為我們陸地生物,是很難完全心領神會的。
就像我的一位老友,曾把眼珠子撐到乒乓球那么大,問我:你成天這么寫寫寫,腦袋不疼嗎?
我答:疼,腦袋確實疼,不寫,腦袋疼。不光腦袋疼,還手癢。
所以哪怕過年回家,都得帶上鍵盤,母親打趣問我:又要碼字了?
我說:
去解饞。
3.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這玩應對我來講太飄,把握不好,興趣從何而來?我覺得是意義。
沒錯,意義才是最好的領路人。
萬事萬物本身自有其意義所在,這是先天的,每個人做某件事的時候,還會賦予其不同程度的意義,這是后天的。
多年以來我有個小小心得:如果我想做哪件事,并不會先悶頭糊上去。而是給自己點時間,認識,發現,甚至在腦子里創造出關于它的一點意義。
有了這份自己發自心窩子認可的意義感,做事就不用被人逼。
大學期間參加5公里長跑比賽,和某位小伙伴一起,與十多個體育特長生競爭。
毫無經驗,備戰期間天天累的像孫子一樣。
同窗對我大挑拇指:真他娘的有毅力。
然而我有生以來參加過的跑賽距離都沒超過500米。
我只是在某一瞬發現了長跑的意義:當身體達到了某種高熱狀態,整個人仿佛都融化在空氣里一樣,關節燃燒的灰飛煙滅,心境遼闊而致遠,全世界都跟著你呼吸,一切都沒有,什么都沒有,只有風,只有我。
我領教了它的意義所在,正式比賽中完全享受其中,從第四圈開始就倒數第二,到了終點前仍然是倒數第二,看臺上的觀眾一開始詫異:這哥們兒臉皮真夠厚啊,還不下場。
舍不得下啊,太爽了。
后來,詫異就成了歡呼。
另一個小伙伴在快到終點時跑吐了,無奈離場,我就成了倒數第一。
我相信他是“毅力派”的,但堅持都堅持吐了,看來還是沒有發現意義。
4.
電影中有句羅曼蒂克的臺詞: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世界。
這話我不太敢信,搞得好像每個人的世界都是生下來自帶,或單位配發的。
不可靠,單位配發的東西往往都大一號。
但我確實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或盡量嘗試著,去尋找,去摸索到屬于自己的世界。
山在那里,不過來,你得過去。要不你這日子光靠毅力,死活是過不去。
我見過太多毅力超群的人,但確實很少見人老實交待自己的成功經驗時,像暢銷大師一樣高喊:毅力,毅力,毅力!
曾經和一位十分喜歡的老師吃飯,他很有趣,講起課來唾沫橫飛,時不時整理一下幾根隨風飄揚的秀發。
當時年紀小,說話沒遮攔也不著調,他問我將來想不想做老師,我竟然很不尊敬地說了聲:老師死活不做,工資太少。
他尷尬地哈哈了一會,我得寸進尺地問他:您怎么能堅持這么多年啊。
他笑瞇瞇地回應我:因為能教出你來啊。
桃李之樂,應在于此吧。
前文中提到過坐辦公室的經歷,其實仔細想來,那些至今仍堅守前線,樂此不疲的昔日同事們,個個都是可憐鬼,或是“毅力”領域的行家嗎?
趙麗蓉說:也不盡然。
終歸還是找到了坐辦公室的意義罷。
就像我曾經和一位文字編輯聊天,很好奇地問他:你可真行啊,成天面對一大堆中文符號,像趴煤球一樣往出挑錯別字和語病,換作我早瘋了。
哪知他比我還好奇:難道你不覺得這事很有意思嗎?
我不是魚,還真的沒有體會到魚的快樂啊。
5.
前兩天跟領讀營的學員們講到我的一段飯店打工的經歷,為了配合當時胡適的某個觀點,生動形象了些,說自己成天立崗,動輒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晚上回去后腿肚子直轉筋。
某個學員聽完后問我:那你是靠什么堅持下來的?
我并沒有回復,實在是不知道怎么回復。
因為我從沒在那段經歷里動用過堅持的力量,能每天笑容滿面地立崗,站得筆直,精氣神飽滿,原因也很簡單:
我一直想當兵,但苦于沒機會。萬幸,某天立崗的時候,突然發現這事兒也并非毫無意義,起碼能當一回俗家戰士。
心中有佛法,在哪都算出家。
萬事有樂趣,人生似修行;
何須毅力苦,且把意義尋。
End.
開白等事宜請給我的經紀人bingo_發送簡信。(注:這個不是微信號,點擊藍色字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