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說網絡時代一篇文章的存活期就是二十四小時,過時就沒人讀了,有人說這是速時文化的象征,可是真的這樣嗎?
我以為不是的,我認為寫文章好似釀酒,需要時間,需要發酵,需要耐心!
文章和作者緊密相連
做酒需要很多糧食,一斤不行,幾斤也不行。需要幾百上千斤糧食堆積起來發酵。文章也是一樣的需要作者寫出大量的文章放著,一篇不行,幾篇也不行,需幾十篇幾百篇甚至上千篇,幾十萬字幾百萬字的量!
作者只需要一直寫,那么他的文章就一直活著,若是有新人關注他,就會讀他以前的文章,隨著時間推移文筆會更好,知名度會更高,然后影響力擴大,文章被讀者認可,那么他所有的文章就會像酒一樣時間越長越發濃香!
這個是我自己悟出來的,有幾天寫的素材積累就是公開了,然后就放那了閱讀量為一。好在我現在想開了,不糾結這些了!有時候寫出自認為比較得意的會投稿,也會轉發嘚瑟嘚瑟,然后就會許多朋友讀現在寫的,還有的會讀以前寫的,不時會收到喜歡。那時心里歡喜的不知道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所以我覺得我寫的每一個字,就是一顆糧食,等我積攢起來釀成美酒!
酒和酒師緊密相連
酒的品質與酒師緊密相連,《酒經》里說每一個人做酒,酒的味道都不一樣,就算父子用同一樣的方法,同樣的水和糧食也是不行的,做酒講究用心,品酒就是品人,因為酒師會把他的習慣,他的為人處事不自覺的帶入酒里!書法家說人不正寫出的字就輕浮發飄,酒師若是品行不正酒味就不正!這個和作者也是一樣的,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思維用詞都會直接反映在文章上,一件事一百個人寫,有一百種形式,沒有一篇會一模一樣!文章內容會有意無意透露出作者的心態品行。若是沒讀出來,大概就沒細品吧!
不是所有糧食發酵后都能出美酒,不是每個作者都能寫出美文!
不是糧食多了,堆積在那里就會出美酒,還需要時間,溫度,水分適應,最重要的是要放酒曲,不然就會發酵成肥料,臭出十里地去!
不是每個作家寫出許多的文章以后就會寫出美文,這和人的天賦,遇到的人和事有關,最重要的是要把一顆向往美好的心寫進文章里,若是一個作家一直心里扭曲,他的文章傳遞讀者的多是一些怨天尤人,若是他追逐名利,那他的文章不可能平靜從容,甚至有的人為了利益寫些歪理邪說,縱人淫欲的黃文,那樣的話也會發酵出一堆臭氣污染環境!
酒師的壽命就幾十年,可是他做的酒能存放上百年而且越久越香濃。相同的道理作家的壽命在歷史長河中可以忽略不計,可是一篇美文會流傳千古,讓作者名垂千古!
暖陽一個左手做酒,右手寫字的人,雖然緊是開始,卻想美酒飄香,文字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