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養成習慣,觀影之前不看預告不刷訊息,不因輿論而先入為主,不因劇透而錯過親身感受
春節檔,乃各電影兵馬必爭之地。2017年春節,星爺和徐老怪的西游伏妖篇,國民岳父的乘風破浪是我一定要看的電影。
淘票票上顯示眉山從一家電影院已發展為好幾家影院。后入的星美 太平洋都顯示場滿,看來眉山人民還是喜歡看電影的。資格最老的,也是我從小學開始就看的影院,眉山電影院,顯示訂票的沒幾個人,看來這家影院確實落后了。
自從成年離開家鄉后,從未在家鄉看過一場電影的我,決定在這家老影院懷懷舊。
先說說,我和這家影院的緣吧:
萬般慶幸,從小學開始,初中 高中,學校都會不定期組織我們去看電影。從學校里排著隊伍,一路走到電影院,心情僅用雀躍一個詞是難以形容完的。
這是很久之前在別人的朋友圈看到的,還好記得是誰,找了半天才找到。
圖片是80年代的眉山丁字口,圖片中最顯眼的白色房子是當年的鐵飯碗郵電局。誰能料到幾十年后,郵局竟然被出局呢。右下角logo方向是最繁華的小香港,而眉山電影院就在小香港里。
還記得,那時的電影院有點類似禮堂,大概就一個廳吧。我們被老師帶領魚貫而入,分年級班級入座,見識光影里的世界。
人生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不出意外,是這部1988年的媽媽再愛我一次。
估計我看這部電影時,也差不多是1988年吧。因為1 那時父母應該還沒有離婚,所以我沒有什么感觸。2 年紀太小,才會在老師布置寫觀后感后不明所以,寫了一排字:今天看了媽媽再愛我一次,看得我哭了,但是因為沒帶手絹,只好擦在袖子上。你問我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楚,因為這是一生黑點。第二天被老師丟回作業本,又聽了同班同學的觀后感朗誦,我才知道什么叫觀后感?。。?/p>
去年值班,同事突發奇想用電腦搜來播放,畫質感人
第二部記憶深刻的電影,是香港電影,初中看的。
說起來,那時廣電是真心心大,香港電影大量涌入市場,第一次在同學家看星爺的九品芝麻官,差點沒笑尿。每周末,眉山電視臺也會播放港片。90年代港片的黃金時代,剛好被十多歲的我們遇到了,何其幸運!
話說,學校也是心大,組織我們去電影院看港片,問問現在哪家學校敢啊?
看這部電影時,第一次知道電影正式播放前會放其他電影的片花。有個小學妹天真地告訴我她們看了四部電影。妹妹,有三段是片花,好伐!其中一段片花記憶深刻,到現在也是經典,徐老怪的青蛇。
這部看過的港片內容記憶很深刻,演員也很深刻,就是想不起名字。記得劉德華的飛行夾克,記得李嘉欣的扳指。百度了半天,才找出來,和我記憶中的片名一點也不符合
在眉山電影院里,還看了無數的主旋律電影等等,已經完全不記得了。
那份期待和雀躍,看完后的歡喜和興奮,卻是怎么都忘不掉的。
寫在簡書第四十七天 ?47/100
今天又去走了眉山一環,太陽很熱乎
配圖:夜晚陽臺拍的古城墻,但它并不是記憶中的真正古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