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賞草堂古碑與書畫
? 草堂的碑刻分布于柴門,工部祠一帶,有的嵌于壁間,有的樹于祠內,還立于亭中,杜甫畫像石刻由明人何宇度,清人王邦鏡,金雋刻成,三碑分別立于工部祠內,嵌于祠后壁下;三碑所刻杜甫像,體形豐滿,氣度雍容,與草堂所藏元人繪《子美戴笠畫像》風格,造型均極相類似。何,金二碑保存得比較玩好,王邦鏡的在建國后重刊(木質)才使原跡再顯。
? ? 工部祠內《詩圣杜拾遺像》面容請癯,雙顴突出,須髯疏朗,目光深沉,儀態(tài)莊重,睹其像,想象詩人的其情其感,顛沛流離的不幸機遇,憂國憂民的滿腔愁腸一露無遺。
《少陵草堂圖》與《杜公草堂圖》清楚地勾勒出當時草堂的風貌,可以看到草堂建筑群座北朝南,疏密有致,虛實呼應,主次分明一派清逸幽遠之氣,饒富田園情趣.為清季石和朱鼎所刻。
? 《重修成都少陵公草堂記》碑,記述了乾隆四十三年培修草堂之始末; 《浣花草堂附祀黃涪翁,陸放翁記》碑,記載了黃庭堅,陸游配祀杜甫的緣由。
? ? ? 《秋興八首》是杜甫七律力作,抒寫了詩人的故國之思,祝允明取其《秋興》融上下千年之法而為變體,自成一家,將一首杜詩寫得滿紙郁頓,神韻勃動,與杜詩相得益彰,珠聯(lián)壁合。
? ? ? ? 《南鄰》為杜甫居草堂時所作,張瑞圖書《南鄰》為草堂中大中堂,實為難得一見之巨作。
? ? ?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敘述了唐著名畫家曹霸的丹青功名和飄泊流落的故事,抒發(fā)了詩人同病相憐的身世;何紹基書的《丹青引》以行草,顏字之形,用金古之石力透紙背,一氣呵成,至今滿紙猶濕,活力尚存。
? ? ? ? 張大千所畫《杜陵浣溪行吟圖》,捕抓“行吟”,從倒背的雙手,凝緩的腳步,略為偏移的頭部,幾枝翠竹,一抹平沙,浣花溪的秀色,揣摸出詩人吟詩”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神態(tài);傅抱石的《杜甫像》畫出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的新意,詩人穿著白色長衣,與松林的墨綠形成藝術效果,反映了杜甫的喜怒哀樂。
? ? ? 《枯棕》寫了被割剝枯凋的棕樹,齊白石老先生以大寫意水墨畫,再現(xiàn)了一株枯頹凋零,作最后掙扎的棕櫚樹,杜詩“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嘆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與畫面渾然一體,有足夠的感染力。
? ? ? ? 從若干清人題詠草堂的詩碑與當代畫家的作品中,了解到古人與今人憑吊杜甫的情景。
2017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