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醫學入門》
大風汗出,灸意喜穴。——《皇帝內經》
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孟子》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名醫孫思邈
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溫暖。——民間諺語
家有三年艾,醫生不用來。——民間諺語
灸瘡必發,去病如把抓。——《針灸易學》
灸治確為養生訣,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為寒暑限,疲勞施灸為上策。——《養生一言草》
這些諺語以及相關的記載表明,灸法在古代是被人們所普遍認可的醫學技術。例如諺語“家有三年艾,醫生不用來”說的就是使用艾灸來進行自我調治。
艾灸是天然安眠藥
中醫上談失眠的因素很多,包括:情志、心腎不交、血不足、胃不和。通過艾灸調理失眠效果還不錯。
艾灸取穴:百會、印堂、神門、中脘、足三里、太溪穴、涌泉穴
最好每晚泡泡腳后,搓雙腳底板,再艾灸。
如果時間很倉促,可以泡腳、再搓腳、再單獨艾灸涌泉穴也可以。
如果是更年期女性的失眠,最好飯后先散散步微微出汗后,再艾灸。
艾灸是天然美容藥
色斑,主要是因為寒濕形成的瘀,也就是寒濕之邪在表皮淤積所致,(老年斑是因為氣血流動緩慢形成的淤積。)
所以艾灸治療色斑,以調理身體氣血,驅寒除濕為著手點。為什么很多女性用艾灸治療婦科問題,首先反應的就是臉上的色斑少了。
因為寒濕重的女性,一般都有婦科問題。表現在臉上就是色暗、色斑。
當然去斑,也可以直接針對色斑做艾灸,但是效果不理想。
如果是青春期孩子臉上長痘痘,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芝麻油調配艾草灰涂抹,第二天洗掉!3次明顯見效。
艾灸是天然感冒藥
有了感冒癥狀后,首先要大量喝水,喝到你嗓子舒服為止!
成年人艾灸大椎穴(30分鐘)、整個鼻梁10分鐘(解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癥狀),每天2次,一般2天就好;風寒感冒用艾灸大家很好理解;熱癥施灸,《內經》說“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起窗,如揭起被,皆謂之發”,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腠理宣通,從而達到“火郁發之”的散熱退熱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稱“火有拔山之力,開門驅邪之功”。
艾灸是天然抗衰老藥
女人早衰,大多數情況是因為身體寒濕,產生瘀,氣血代謝不暢造成的。
艾灸疏通經絡、補益氣血、調和陰陽、協調臟腑,從內在調理達到預防早衰的目的。助你留住美麗的容顏,淡去歲月留下的痕跡。
人體的氣血跟脾胃肝心四臟有很大關系,因此艾灸調理這四臟的俞穴,有很好的補氣補血、延緩衰老的作用。
當然,如果身體沒有具體的病癥,可以艾灸這幾個穴位:中脘穴、肚臍、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穴,每周艾灸4次,每次每穴15-20分鐘。
艾灸是天然降壓藥
艾灸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你血壓高了,它可以幫助你把血壓降低;血壓低了它可以幫你把血壓升起來,恢復正常。
艾灸,慢慢來效果很好。
如果時間少,你也要在泡腳后,搓搓雙腳底板后,艾灸太沖穴、涌泉穴、三陰交各20分鐘。
高血壓患者,除了艾灸,平時多敲打三陰交,因為它是肝脾腎3條經絡的交匯點。
5、天然止痛藥
艾條借藥力及燃燒的溫熱作用,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散結,止疼效果非常好。
早在《靈樞·經筋篇》中就有“以痛為俞”的記載,提出了凡是痛處就是穴位的說法。阿是穴,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記載: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不問孔穴.....灸刺皆驗。
以上說明都是以“壓痛點”來定取穴位的。
一般的風濕骨痛,莫名腫痛,在不清楚具體穴位的時候,可以先灸阿是穴來緩解疼痛。
頭面部的疼痛按壓或者艾灸合谷穴;按壓或者艾灸足三里穴可以緩解胃絞痛;按壓或者艾灸內關穴可以緩解心絞痛;當然出現心絞痛時建議大家立刻口含自己經常含服的救急藥!更為嚴重的直接撥打120,不要走路、打的及開私家車!
腰部、腕關節及腳部踝關節急性扭傷的,也可以直接艾灸疼痛點!但是因為是剛扭傷,會形成嚴重瘀阻,這時艾灸血液流動加快,反而會腫脹,更痛!一般要在扭傷24小時候施灸。
:艾灸后很癢或起紅疹和疙瘩是怎么回事?
? ? 最近很多人問有關于艾灸穴位方面的事情,艾灸結束后說,身上經常會出現紅疹和癢的情況,問怎么解決,這邊統一回答一下大家!
碰到這種情況時,不必擔心,這是因為體內風邪、垃圾毒素太多,艾灸后毒素被排在體外了,說明艾灸在對您的身體慢慢的起作用了。癢是排風邪,紅疙瘩是熱和淤血。
肺主皮毛,也就是說肺主一身之皮毛,皮膚有問題當然得考慮肺;肺和大腸相表里,肺在內,大腸在外,肺里的垃圾本應通過大腸排出。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也就是說心克制肺。這些主要是由于心肺氣弱或大腸功能不強造成的。所以艾灸溫灸,當然重點要灸病灶,但隔幾天灸灸曲池,合谷,尺澤,肺俞,天樞,大陵等。就可以止癢并減少和避免出現大片的紅疹和疙瘩等。
尺澤(肺經的合穴)和肺俞調理肺的功能,曲池(大腸經的合穴)、合谷(大腸經的原穴)和天樞(大腸的摹穴)調理大腸,大陵是心包經的原穴,大補心氣。通過大補心氣,心氣強了,既能定心,心不亂,又能管制得了肺,使肺不能亂來,補強肺氣,調理好大腸。這樣就把大量的病毒物質能通過大腸排出,這樣從皮膚排出的自然就少多了。就能止癢并減少和避免出現大量的紅疹和疙瘩等!由于大多數人只注重猛攻病灶,正氣足了,就會排毒,由于不注意調理肺和大腸等,大腸排毒不暢,排毒量不夠,當然,久而久之,就會大量的往皮膚上排了,這樣調理起來,就很痛苦!已出現這種情況的,一是可以增加艾灸以上說明的穴位,二是灸得很癢或出現紅疹和疙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