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好友慧慧的朋友圈,每天日更:
周一是桃花朵朵開。
周二是海底撈美食火鍋開動ing。
周三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詩情和畫意。
周四是閨蜜聚首逛商場。
周五同事聚餐嗨皮到深夜。
周六送娃報名學習班。
周日呆家夸獎老公好廚藝好。
大家此刻翻看自己的朋友圈,讀書、鍛煉、沒事、京郊一日游,到處是歡聲笑語,到處是其樂融融,一片祥和景象。
上面的生活,我們把它叫做朋友圈的生活,這生活不是假的,是真真切切的。
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為了看到春天美麗的桃花,早上5點起床到公園,發現人真多,停車真麻煩,這朋友圈中很少看得見。
不得不承認,為了頓美食,我們提前五天預約,或者排隊N個小時終于輪到自己,這在朋友圈中也能看到,但是總也忽視。
不得不承認,為了和閨蜜一起逛街,從望京14號線換乘到1號線,從1號線再換乘公交,只為了到達約定地點:西單大悅城,這些過程,我們也從來不會發到朋友圈去。
不得不承認,為了追劇,娃先交給身體不好的爸爸媽媽照顧,衣服攢了一星期還沒有洗,早該處理的事情拖了一周又一周,本來寶貴的午休時間都貢獻給了火爆的三生三世的劇情,我們看火了演員,但是我們仍未改變。
朋友圈的生活,我們渴望發出去得到別人的“贊”和“評論”,這和在遠方的游子每次給父母打電話報喜不報憂一樣的心理。
我們自動過濾生活和工作中那些不堪的時刻,我們只想分享幸福快樂的時刻,告訴圈內的人,我們很好,我們很幸福。
1
住在河北廊坊,在北京望京上班的姑娘,加班到10點回家,穿了一天的高跟鞋,腳都磨了好幾個泡,不得不脫下走在冰涼的樓梯上,趕最后一班地鐵。
需要先從望京坐14號線,換乘6號線達到潞城,然后拼車回到廊坊,就這樣12點能回到家門口,已經很不錯了。
第二天早上,5點半起床,到達單位,不耽誤9點上班。
多少人的生活是這樣的呢?
2
醫院里,連續做了8個小時的手術,手術成功后,他卻累得直接倒在地上睡著了。
口罩和眼睛沒有摘掉,只有頭部枕著東西,下半身都貼著冰涼的地面,大理石的寒氣侵入身體,生病了怎么辦?
這些場景也不會出現朋友圈內。
3
大學食堂里,一個高大的男生,他的面前就是一盤米飯,什么菜都沒有,甚至連一塊五一包的榨菜都沒有。
他吃了一口干米飯,很快就咽下去了,但是接著又用筷子挑起來第二口,含在口中,卻久久難以下咽。然后,他不斷的搗著米飯,好像要把他們弄個粉粹,好像要捅破這殘酷的現實。最后,他實在無法再繼續吃進去一口,捂著臉在食堂哭了很久很久……
下學期的學費催繳通知單已經拿到了,明天是繳費的最后一天,但是男生還沒有籌夠足夠的錢,從小到大是爺爺一人把自己供養大的,自從懂事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每次問爺爺,爺爺也都閉口不答。
男生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在最近舉辦的比賽中,卻沒有拿到冠軍。如果能拿到冠軍,獎品一萬元不僅夠他的下學年的學費,剩下的錢也能夠自己幾個月的生活費,但是上午的比賽結果宣布之后,這一切都不可能了。
他的朋友圈是勵志美文,是比賽心得,是最新的技術分享,沒有美食,沒有美景,也沒有家庭的幸福與快樂。
有些時刻,雖然不暴露在朋友圈,但卻是最真切的存在,那里才承載著我們光鮮背后的難言之隱。
生活如山,有人可能歲月靜好,但是有些人則負重前行。
朋友圈的生活總是看起來美麗,但并沒有誰活得特別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