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放死囚事件中的人性與誠信

?白居易《新樂府》也曾提到過“怨女三千出后宮,死囚四百來歸獄”,兩件事都是為唐太宗歌功頌德的,但這兩件事歷來有爭議,令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尤其后者,歐陽修在他的《縱囚論》說得很透了,清代大儒王夫之分析得也很到位。

?本人也比較傾向于這二位名仕大儒的觀點:1.死囚如果不回來也是死路一條,而且很可能會落個滿門抄斬,太不劃算。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地方官員也有監視死囚與家人的責任,戶籍與連坐制度很完善了,弄不好還會株連九族。2.死囚無路可走,如果回來受死反而有機會被赦免,這也許是提前達成的協議,橫豎是一死,回來或許還有活路。

?這就和吃了神龍教主洪安通“豹胎易筋丸”一個道理,所以這樣分析起來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政治騙局,一場抬高唐太宗形象的作秀。當然樹立誠信典范這在當時還是很有積極意義的,“縱囚”也許就是古人精心熬制的一大碗心靈雞湯,看起來美味營養,喝起來卻經不起細砸摸,但至少算不上砒霜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