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總覺得某些弱智跟來例假似的,到一些特定的日子,就見紅。

這不,眼看圣誕節就要來了,一些蠢蛋就開始蠢蠢欲動,說要做一個純種的中國人,不過洋節。

有些國人,也不是故意的特別的蠢,就是覺得到這一天了,不表個態,心里不踏實。不表演一下,他總心虛,怕自己的小日子受影響,甚至,有些人還想前途上更提升一下呢。

更有些國人,一點都不蠢,可以說非常聰明,聰明到雞賊,知道什么樣的主子喜歡什么樣的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每到特定的日子,總要“蠢”給主子看,所以你會發現,那種例假貼,這個轉轉,那個轉轉。

總之,有意的,無意的;主動的,機械的,他們就在這一天上交了智商稅。

說起來很有意思,不管是防御性,還是主動進攻——穿上漢服去宣示中國文化,抵制圣誕節,在前幾年還只是陜西等地個別學校的行為,在網上引發的爭議,也大多呈一邊倒態勢(就是被噴慘了……)。

除了個別近年逐漸活躍的所謂“儒者”,大多數國人對完全排斥文化交融并不買帳。

最起碼,穿漢服的那些少女們并不知道,漢服原本是不包括胸罩和內褲的,不知她們當天穿沒穿。

如果要徹底皈依傳統,她們與男友婚前偷歡,對夫君大發脾氣,婚后偶爾偷情,都是要被嚴厲懲治的。

即使那些聲稱信“儒教”的,恐怕也忘了儒教優秀信徒曾國藩對由洋教變異而成的“拜上帝教”建立的太平天國相互的殺戮之殘酷。

這種整體上對中外文化交融和競爭持開放、寬容態度的氣氛,要算中國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社會基本成就之一。

然而,當官方一本正經的宣稱要警惕西方,黑云壓城般地大談意識形態安全時,大多數只是為了狂歡和財物,而非真為信仰而過圣誕節的中國公眾,也無法不感覺到一種閉關鎖國、排外仇外、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陰陽怪氣。

再稍稍的回顧一下歷史,就更有意思了。

漢服的確是中國歷史上的主要服飾,唐代時還流行過胡服,滿清時又有了旗裝。中西的服飾區別,還是很大的,西方服飾發展突出人體形態,中國服飾歷史主要是遮蓋人體形態。

今天已經沒幾個人還習慣穿漢服了,胡服西化變成了馬甲,旗裝西化改成了旗袍。雖然民國時期也抵制過一陣子暴露身體的裝束,后來就越穿越少了,當今現代中國的服飾幾乎是全盤西化的。

不僅穿,吃也一樣。中國有很多食材也是外來的,諸如核桃,葡萄,黃瓜,茄子,蔥姜蒜,這些是西漢時期傳進中國的。蘋果是三國時期傳進來的,菠菜是唐朝時傳進來的。西瓜這個名稱的出現是在南宋。明朝的時候,中國開始大量引進外來食物:玉米,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番茄,還有今天中餐離不開的重要食材—辣椒。

今天很多中國人離不開的食材都是外來的。

對于這些外來食品,不知道當初古人是否抵制過一陣子?

現代中國在吃的東西上抵制過肯德基,卻從來沒有抵制過天天吃的各類有害食品。西方并沒有抵制過中餐,結果很多中國人在西方都成了西方的廚子。

就連中國人的發型,也是逐漸全面西化的,男子從長發披肩,到腦后一根辮子,再到今天的殺馬特。

其中留辮子和剪辮子都有人抵制。

中國歷史上最缺德的抵制就是抵制滿清的“解足令”:男人寧可自己留根辮子,也要給女人穿上小鞋。

我看現在那些身穿洋裝的中國人,在大聲呼吁抵制過洋節的,都是清末抵制剪辮子那一路人傳承下來的歷史邊角料。

至于那些抵制西方的節,卻悄悄成為西方的人,無論他們是中國什么階層的,到了西方也只能成為西方的垃圾。

同一個世界,同樣的人類,想吃什么樣的飯,愛穿什么樣的衣,喜歡什么樣的鞋,認可什么樣的節,這些本來就不是人該管的事兒。

其實關于洋節的爭議,中國一直有。在以前,官方雖然不置可否,但不會為此專門放假,也不組織相關的活動,已表明了態度。至于民間怎么搞,基本上聽之任之。

而民間基本上是商家促銷的時候,對大多數熱衷過圣誕的年輕人來說,其實與宗教信仰沒什么關系,它就是一個浪漫的日子,一個可以聚會、放松甚至狂歡的理由。

但這有組織的抵制洋節,問題就來了。最大的問題,就是違法了中國的根本大法,宗教信仰自由。

當然,中國違憲不究的事多了去了,不管憲法刑法,不如黨的看法。

民間對圣誕的爭議或許還有對傳統文化衰微的擔憂,但官方對洋節的緊張反應,我看就是源于,其意識形態越來越沒人信的恐懼。

在相互依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時代,老有人以愛國的名義,鼓吹抵制洋貨。其實抵制洋貨,不如抵制蠢貨。

同樣,在宗教共存、文化密切交流的時代,抵制圣誕,不如抵制蠢蛋。

曾經,法國王室也是宣揚民族主義的一把好手,后來民族意識覺醒的暴民們就把國王送上了斷頭臺。

曾經,沙皇俄國也極力強化大斯拉夫主義,后來暴民們就把不能帶領大斯拉夫偉大復興的沙皇給推翻了。

曾經,日本也極力宣揚民族主義,愛國志士們下克上,把日本帶到只好和美軍血戰太平洋了。

這些統治者也都覺得自己很聰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