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經緯君(不會打籃球的作者不是好律師)
1小明的“畢業迷茫癥”
叮咚叮咚,手機的消息提示,小明同學忙亂之余隨手拿起手機,“XX公司就業宣講會,XX律師事務所招聘,學歷要求XX、招聘專業法學……” 等相關招聘信息,原來是學校就業管理平臺的相關招聘推送。
雖然,小明目前已經有了著落,但還是習慣性的翻閱完畢,這不光是學校的一番心血,更是小明邁出一大步的前提。扭頭看著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思緒不禁飄到數月前。
臨近畢業,什么公務員、事業單位、公司招聘、各種信息像潮水般涌來,小明同學那可憐的大腦帶寬早就捉襟見肘了,不過也只能咬牙堅持著。
“哎,小A,你工作咋樣”?小明問自己的舍友
“就那樣吧,我在準備銀行的面試”
“小B你呢?”
“一家國企給我了offer,我在猶豫要不要去”
“喂,不帶你這么打擊人的啊”
“沒有啊,真的,大家幫我分析分析……”(此處略去一萬字)。
2
小明與廣仲的“一面之緣”
畢業季就是這樣,大家在焦慮之中充滿希望,希望之中夾雜惶恐,惶恐之余又不免期待,小明無頭蒼蠅般的狀態持續了很久,直到他在學校網站上看到了一則“廣州仲裁委員會”的招聘信息。
(怎么感覺有一種街邊小廣告的既視感~不過確實如此啊)
小明從迷茫的狀態成功轉變為糾結,要不要去面試、自己能不能行、待遇何如、早茶難不難喝……總之從職業規劃到生活習慣、從工作特點到發展前景,若干個問題始終縈繞。
最終還是決定嘗試,經過資格篩選、初試、面試、筆試、軍訓等一系列的考核,我們能力有限的小明同學勉強通過,這期間發生了好多趣事,尤其軍訓的故事更是回味悠長,等下次有機會和大家分享。
這次小明同學感觸最深的還是學業到職業的轉變。
3 轉變之專業性
寒窗二十載,小明以為自己勉強可以,但事實上:
“整理案卷會么?把當事人的材料接收一下”
“恩~~”
“打電話會吧?和仲裁員約一下庭”
“這個……”
“PS會么?來把這張圖片修一修”
“聽說ps軟件很大?”
“ih5會么?來做個簡單的微信宣傳”
“ih5是?”
“打字總會吧,來把這篇材料打出來”
“行,這個我應該沒問題”
小明終于找到自己會的東西了,這時候耳邊悠悠的傳來“我們的要求每分鐘最低100字吧”小明看著自己笨拙的雙手,仰天長嘆啊!
以上的場景一點不夸張,都是小明入職以來每天面臨的最簡單的事務性工作,但能順利完成的寥寥無幾。
自己距離專業化,距離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作任務的距離還很遠。不過聯想到“幫帶師傅”的制度,小明在受挫之余還是忍不住偷笑,“幸好自己有外掛”!
原來單位早就有所準備,為每個新入職的同事分配了經驗豐富的幫帶師傅,這也體現出廣仲成熟系統的培養體系。
(夸的有些直白露骨,但誰讓小明是一個誠實可愛小郎君,說不得假話啊~)
4 轉變之溝通
入職之前,在影視劇上、在別人口中、在各種書里,“辦公室政治”一直被描繪的很暗黑,小明也不免憂慮。不過小明工作了若干天,非但沒有遭受到惡意的攻擊,反而是滿滿的善意,部門里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很好溝通。
當然,小明也感覺到了工作中與學校里溝通的區別,學校中大家都是年齡相仿的伙伴,除了學業沒有其他壓力,學校里的“歲月靜好是有人替自己負重前行啊”,到了職場中,負重前行的人變成了自己。
而在這種背景下,小明覺得溝通的前提就應該有所改變,不再是單純情感的共鳴而是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同事一起完成任務攻克難題。
小明覺得更重要的是,在廣仲身邊都是比自己優秀好多的伙伴兒,溝通起來更是如德芙般順滑~
5 轉變之主人翁
小明一直認為Job和Profession的區別不大,但正真工作后,才逐漸體會出二者的區別。Job是謀生的手段,單位給一份工作,我們完成任務,單位付給我們工資,這就兩清了。
小明以前覺得這就是工作,對大多數人而言也確實如此。但小明覺得在廣仲工作是自己的profession,是一份職業、一份事業。
這個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也許因為這種原因,我們會有其他選擇,這無可厚非。
但不能因此就把自己當個過客,小明是一個新入職的菜鳥沒錯,但不可否認他也是部門的一份子,他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變被動為主動,哪怕小明同學再小,也是小主人,做一個主人翁。
6 后記
小明回過神來,看著被自己胡亂圖畫的筆記本,不禁啞然失笑。自己才來兩三個月,時間不長,感觸倒不少。或許自己許多感受都太過主觀和膚淺,但誰不是這么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呢~。
其他的不敢說,可以肯定的是來到廣仲是正確的選擇,有些時候選擇甚至大于努力,南轅北轍的故事可曾記得?
感謝閱讀
END
閱讀、轉發、關注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