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飲食全方位調養身心
入夏之后,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人常煩躁不安、倦怠懶散。初夏時節,專家提醒市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變化,關注心臟保健,合理安排作息,調整飲食作息,采取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完成春夏換季時節的平衡過渡。
“晚睡早起” “午休” “平心靜氣”防著涼
進入夏天后,天亮得早了,起居和作息時間也應隨季節交替做些相應調整,適當遵循“晚睡”和“早起”的原則。起得早,在晚上相對睡得晚,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為保證以充沛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建議大家在中午最好做一短時的午睡。本來,夏季正午最熱也最易使人出汗,午飯后消化道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因此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此時正好小憩片刻。至于午睡時間,也因人而異,但一般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午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工作或學習,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性紊亂,使人頭昏腦脹,午睡醒后最好靜躺10分鐘后再起床。
雖說已是夏季,溫度明顯升高,但早晚相對還是較涼,日夜溫差也較大,因此,適當地1
在早晚添衣還是非常必要的,切勿貪一時之涼。
夏季養生還應重視“靜養”。人們容易感到煩躁不安,養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心情舒暢,安閑自樂,笑口常開,還可多做一些清閑靜心的文體活動,比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
“增酸減苦”宜清淡 “多進稀食”忌生冷
不同于春季,進入夏季后,在飲食方面應遵循“增酸減苦宜清淡”的原則,以達到補腎助肝、調養胃氣。隨著天氣逐漸轉熱,食欲也會隨之減少,因此食物還應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等為主,盡可能多攝入一些蔬果和粗糧。
2夏天溫度逐漸攀升,難免會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因此,飲食上高脂肪和辛辣上火的食物要少吃。此外,天氣逐漸轉熱,夏季飲食養生還應從養護脾胃考慮,最好多進稀食,一天喝上一兩次粥,既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能補養身體。
很多人在進入夏天后,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問題。一方面由于人體胃口本來就隨天氣轉熱的影響,消化功能自然變差;另一方面,由于夏季人們喜歡冰涼爽口的食物,生冷食物會刺激腸胃,影響胃腸消化液分泌,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值得提醒的是,盡管冰涼食物在夏季有清涼消暑作用,但千萬不要剛從冰箱里取出就吃。不少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在吃了冰涼食物后半小時最易發生劇烈腹痛,嚴重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腹瀉或全身冷戰等癥狀。這種痙攣性腹痛正是因為吃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引起的,老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尤其要注意。
初夏五月,春日溫和的陽光已漸漸被夏日艷陽所替代,此時重視防曬已刻不容緩,尤其是對于愛美的女性,防曬幾乎已成為入夏后的頭等大事。還有不少朋友可能會覺得,室內、陰天沒有陽光直曬,根本無需防曬。但其實,紫外線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紫外線可以從窗戶玻璃或四周物體進行折射,侵害肌膚。因此,就算是在室內,也要開始注意防曬。
3
一些女性朋友不喜歡涂防曬產品,覺得厚厚的一層容易堵塞毛孔,引發痘痘等肌膚問題,但涂少了又好像沒什么用。其實,防曬產品產生作用需要一定的厚度,但并非越厚效果越好,能均勻覆蓋就行。
安發國際之健康養生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