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和同學聊天,聊到最后,同學感慨得說:半年不見,你真的變了很多。
我大概能理解同學的感慨。我和他都是學醫的,自覺是專業技術人員,專業要求我們不斷豐富和更新我們的專業知識,而且我們都在體制內工作,所以關注的內容也大致相似。
去年,我打算更換工作,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個挑戰,試了兩家深圳不錯的三甲醫院,都順利拿到錄用通知。但,因為和單位有合約,未滿年限,大概有十幾萬的違約金。另,兩家新單位,沒有編制!這對我來說,是個觀念上的沖擊。
當我告訴父母,我打算換一份工作,單位不錯,但沒有編制。溝通良久,父母還是覺得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種種保障和穩定。極力反對我調換工作。
思考良久,我終于還是放棄了那兩家醫院。體制帶給我的所謂安全感,某種程度上是我自己選擇了舒適,拒絕新的嘗試和挑戰。
經過這次事件之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和思考。得出的結論是,我能緩沖危機的能力太薄弱,我的附加值還是不夠強大,歸因是,我的視角太窄,不由讓我想起引起熱議的視頻,哪位36歲的收費員說,“我除了收費,什么都不會!”
把自己的不成長爾后被淘汰,歸咎于社會,多可怕!
有了這種焦慮和自省,我嘗試去接觸和解決困擾我的第一個問題,如何管理我的資金,以前完全不理財的我,去咨詢并系統學習怎么分配資金,如何分散投資。學習并了解了基金,股票,債券,保險等相關知識,忽然發現原來有這么東西需要學習。
除了理財,去得到上付費學習相關課程,讓思維得到解放,發現很多有趣且值得思考的方式。這些學習給我最大的改變是,我不再武斷拒絕嘗試新的知識和改變。
通過這半年的學習,感覺漸漸從固有思維中一點點解放,正在為轉換賽道積累核心競爭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