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和世界和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幾年前的某一天,和一個當時心儀的女生在網上聊天。過程中她說了一件當天發生的趣事,我覺得挺有意思,就回了一句“呵呵。”

?于是誤會產生了,她覺得我的“呵呵”是一種輕蔑的嘲諷,而我卻是發自真心的高興。雖然最后在我百般解釋下,她相信了我,但終究沒有了聊下去的欲望,最后索然的下線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誤會?

?我坐在電腦前看著那兩個字發呆,最后終于發現它似乎缺少了點什么。我一遍一遍的讀出聲來,變換著音調,變換著口氣,最后終于明白了——它缺少我當時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北京理工大學的姜楠教授在《語詞》一講中就將網絡用語‘呵呵’解析出了18層含義——高興、尷尬、掩飾、無聊、無語、不肯定等,這是一個詞語在新環境下進化的過程,從最初的表示高興一直發展到如今代表嘲諷,人們不斷把更多的含義擠進一個詞中。如果你想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必須在后面配上你的情緒,烘托出一種語境。

?人在講話的時候是有情緒的,只有在情緒的輔助下,講話的內容才不會讓人家產生歧義。情緒的傳遞有很多外在化的表現方式,比如語氣、動作、表情。而文字恰恰就缺少了這三樣東西。

?你可能會說,我們有形容詞啊,文字一樣可以表達人的喜怒哀樂。簡單的當然可以,但人的情緒種類實在太多了,有很多是無法用文字描述出來的。

?心理學家把人類的情緒劃分為憤怒、快樂、傷心、厭惡、驚訝、恐懼,后來又加進一種輕蔑,這七種情緒被稱為人類的基本情緒。所謂基本,就是走到哪都可以隨意使用且不會被人誤解。

?這七種基本情緒就像做飯的佐料一樣,不同的搭配會有不同的味道,就像色彩的三原色一樣,可以組合出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種顏色。

?當你撿到錢的時候,你也許會快樂,如果失主就在不遠處的話,你沒準又多了一點對自己的厭惡;當你的手機忽然收到一條短信,只有“分手吧”三個字的時候,你也許會驚訝,同時也有被甩的憤怒,對未來的恐懼,如果你碰巧還喜歡人家,你還得多加兩勺傷心進去。

?在這樣的組合疊加之下,人類可以把情緒細化到7000多種。這是文字表達望塵莫及的,形容表情的詞語不過區區200多種。

?而且人類的情緒種類還在不斷增加,世界協同的密切,文化的繁衍,事物的更新迭代,經過互聯網這個大熔爐的冶煉,碰撞出更多更復雜的新事物來,這就需要我們做出更多的反饋,同時也需要我們用更精細化的情緒來應對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事。互聯網雖然讓溝通變得簡單,但主觀上也讓世界變得復雜了。它讓人和世界更加緊密相連,我們每天在網絡上面對的人和事是以前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文字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的情感表達了。

?但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用文字作為交流的手段卻越來越頻繁。

?1999年騰訊發行QICQ聊天軟件,2000年就占領了在線即時通訊市場份額的98%,直到2014年,QQ在線人數突破一億人。互聯網時代的通訊方式來臨,五筆和拼音輸入法幾乎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必備的社交技能。

?與此同時,文字表達的方式也越來越顯出它的乏力和繁瑣。

?于是表情包應運而生了。

?在2003年的一次QQ版本更新中,騰訊把QQ表情放進了聊天功能欄里,但發現依舊無法滿足用戶的表達需求,于是又開通了自定義表情功能。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自己制作表情包了,這讓網絡聊天和面對面一樣減少歧義變成了可能。

?表情包對文字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們可以試著在同一句話后面加上不同的表情。比如一個“滾”字,我們配憤怒、開心、或者輕蔑,在不同的組合下,意義是完全不同的。但如果你只打一個“滾”字,這就需要靠對方去猜測了,這很難不產生歧義,除非對方對你了如指掌。

?但表情包也不是萬能的,它其實和文字一樣,在不同的情境下,含義也會不同。

?美國攝影師麥克·拉雷默爾拍攝了一組男女模特從無狀態到喜悅再到完全絕望的表情。他們各用16種表情完成了這一過度。其中差異最大的應該是完全絕望,有的浮夸,哭喪著臉,有的內化,僅用眼神表達,這在于他們對完全絕望有不同的理解,這和他們經歷的人生有關,所以闡釋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個女模特,她的無狀態和完全絕望基本相同,如果不告訴你她在絕望,你是很難看出她的心境究竟如何的。這說明情緒的精準傳達是離不開語氣、動作和表情這三個要素的,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表情包很完美的解決了文字無法傳遞動作和表情這兩個難題,我們再來看看它是怎么解決語氣這個要素的。

?首先要知道語氣是什么,語氣是當一個人說話時的聲音形式和情感色彩,它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對一件事或者一個行為的看法和態度。

?也就是說,語氣必須有情境作為依托。

?表情包是怎么創造情境的?

?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是照搬,它直接使用影視明星或者動漫人物等經典人物的臺詞,原因是這些角色深入人心,性格鮮明,我們雖然無法聽到他們的語調,但可以通過他們的人格臆測出來。這些臺詞大多耳熟能詳,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臺詞是處在什么情境下被說出來的,當我們處在相同情境下的時候,便可以拿來使用,從而讓自己的表達更加清晰和準確。

?第二是創造,創造出一個表情包系列,這個系列里的主角有自己的人設,自己的性格。整個系列其實就是一個大情境,如果沒有這個大情境,只給你一副兔子吃草的圖片,你壓根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如果這只兔子是兔八哥就不一樣了。

?也就是說,表情包是通過創造人格,從人格聯想出情境,從而達到“聽”出對方語氣的目的。

?打個比方,當你在對話框里收到“你要死。”這幾個字而且沒有表情包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方的人格來腦補出一個表情包。對方如果是一個愛撒嬌的軟妹子,你應該感覺到甜蜜;但對方如果是一個一絲不茍的女強人,你就真的可以準備棺材了。

?所以當我們使用表情包的時候,就是一個引經據典的過程。它通過彼此的一種文化共識讓一副圖片擁有了特定的含義,看似是一副簡單的圖片,其實濃縮了一大段語焉不詳的文字在里面,它讓我們的情緒更貼近所要表達的本樣,也讓溝通變得更加簡潔明了。

?表情包除了讓我們的表達更精準這個優點之外,它還是人類接受信息最天然的方式——直觀。現代漢字是最初象形文字的進化版,人類認識世界從來都是從視覺思維開始的。相比文字,圖片更容易被接受,或者說接受起來更輕松。表情包就是一種會動的繁雜化的象形文字,它不需要你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去理解每一個文字的含義。即便是文盲也能看懂表情包具體表達了什么。

?除此之外,表情包還讓我們的聊天變得輕松幽默,有趣。這是因為表情包的發明都有一種情緒導向。即便表達憤怒的表情,也透著可愛和萌萌噠,讓你感覺不到對方真的在生氣。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了關于憤怒的表情包,基本所有的表情都讓人看著發笑。

?符號化的表情可以隱藏很多負面情緒,從而在你來我往的萌萌噠過程中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表情包作為一個幽默的載體,它讓使用者更有人格魅力,讓一些在現實中不善言辭或者不懂幽默的人,在網絡聊天中更加得心應手。但隨之而來的缺點是,它讓使用者和本人形成巨大的差異。這源于表情包有獨立的人格體系,當我們在使用表情包的時候,其實是一種扮演。

?表情包積極向上的情緒傳達,讓網絡世界“其樂融融”,雖然每天都有不少爭執在網絡上發生,但其實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總量變大了,相比現實世界,它的比例是低了很多的。

?在2016年騰訊表情報告大會上,“齜牙”的使用次數是排名第一的。

?我不知道表情包對這個世界的意義如何,但它真的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和豐富一點。

?幾年前的那個女孩如今已經很少聯絡,但我每次想到她,都能聯想到“抱抱”的表情,這是她最常用的一個符號,以至于讓我總是對她充滿熱情的美好幻想,一個表情在我心里變成了甜蜜的代名詞,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印象,變成了我美好回憶的一部分,直到如今再看到這個表情還是會心有悸動。

?不久前她忽然出現,在微信里說一些她的近況,說她周遭的人,周遭的事,字里行間的抱怨情緒讓我一度失望以及憤怒,可當我想要表達這一憤怒的時候,我居然找不到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表情,于是我只好云淡風輕的打出“呵呵”二字。

?可她卻說“謝謝你的理解。微笑/wx”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