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在外面走親戚,而爸爸剛好接到一個叔叔電話讓他幫忙去處理電器問題,時間來得及的情況下,我和爸爸來了這位叔叔家里。
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兒子。
爸爸是個行動派的人,一去看了電路然后立馬要來起子,拼拼補補,而我在客廳就和正在上幼兒園的小不點玩耍。
小小的他在整個客廳里跑來跑去,爸爸在處理電器,閑得無聊的我掏出手機開始刷起了微博。
“姐姐,你看這是什么”面前的他手上拿著各種奧特曼,全部仍在桌子上面。
我裝作不懂,就問他“這個是什么玩具啊,姐姐沒有見到過呢”
誰知道他一臉耐心的解釋:這個叫賽羅,這個叫迪迦,這個叫……似乎想不出來,饒了饒頭又笑嘻嘻的跑到房間里去。
我看著面前的奧特曼說不出話來,在我的童年里,陪伴的只有作業本和補不完的課,就連手上的布娃娃也只是一只兔子,正看著奧特曼發呆,小家伙又來了。
“姐姐,我把我所有的玩具都給你玩”從房間里拖來的大箱子里里面擺滿了各種遙控賽車和機器人。
“為什么要把這么多的玩具給姐姐呢”
“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媽媽說要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給姐姐玩”
02
去年,在大東做活動買了兩雙皮鞋,準備換著穿過冬,拿回來的時候剛好我娘娘坐在門口曬太陽。一直臭顯擺的我立馬穿上鞋子走出去讓娘娘看。
我媽媽也走了出來,她說:剛好我買了兩雙,家里也還有一些過冬的棉鞋,就送一雙給娘娘。
當時的我特別不能理解,既然我媽發話了就照做,從家里拿出鞋子,那雙皮鞋我穿在身上,還有一雙磨砂的我給了娘娘。
其實那個時候我特別喜歡磨砂的哪一款,因為我的鞋子基本都是磨砂款,看了很舒服,可當我看到我腳上剛剛才買的鞋子已經被我折上痕跡,就不好意思在說把這雙鞋子送出去。
我媽回家似有似無的跟我聊天,是不是特別舍不得那雙鞋子。
我點頭,似乎有些不理解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才買的鞋子,我還來不及讓腳感受。
“如果是我,我一定要把我最好的給對方”
“哪一款自己最喜歡,真心實意的送出去,對方也會感受到你的真心,如果把自己不喜歡的送給對方,對方也感受到,其實已經失去了意義”
我想到了娘娘收到鞋子的開心,對著別人說:我現在也在享福,我侄姑娘的福氣。
我第一次覺得,分享其實讓別人比自己更加開心,而不是要把你滿意之后,把剩下的給對方。
那些情感是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孩子的見解才慢慢學會的。沒有情感的基礎的,只是為了做去做的事情,就是壓制人本性的工具。
03
再回到開始的小朋友身上來。
在他的腦海里,記得媽媽說過把最好的玩具給對方玩,真誠真心,希望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去,也能像他那么喜歡。
有時候真的很感嘆只有在年幼的孩子才會保留心里的那一抹純真,不真誠的分享,終究騙不了人。
那天在小朋友家里,他單純的眼神看著我說出的這句話,狠狠的打了我一巴掌,那些曾經父母教育我的各種禮儀教條,卻忘記了告訴我初衷的,而不是我要這樣那樣做的規則。
當我把這篇文章給我媽媽之后,我也開始反思,這么多年我的分享是不是處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