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幸福是什么?以前是衣食無憂,后來是財務自由,今天就是追求身心靈的健康,人們的追求從以前的物質充裕到現在精神豐富。而幸福又是如何感知的呢?是與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緊密相連的,因為當人們感到幸福的時刻,也是個人價值得到實現的過程。而幸福又與苦難聯系一起,沒有苦難,就不會感知到幸福,它們就像孿生兄弟。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幸福感的源泉,因為人是群體動物,只有融入社會才能感知生命。
? ? ? ?而如今,醫務人員的幸福感卻在下降或缺失。這是由內外因共同造成的。其中外因為:1、人們對生命的追求在提高,同時人們的欲望也在膨脹,幻想可以杜絕生老病死,同時醫學的功能被放大,人們幻想醫生可以包治百病,死而復生。病患的醫療觀、生死觀在歧化,加強了對醫生的幻想與誤解,構成了尖銳的醫患關系。2、媒體對醫務人員的報道多數是負面信息,正面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宣傳。3、醫務同行因惡性競爭和商業利益互相詆毀,比如中西醫經常因治療方式的不同而相互指責。4、利益的熏陶與信仰的缺失:很多醫院管理實行績效考核,醫務人員的工資、獎金與病患的醫療費、醫藥費息息相關,有些醫務人員為了高收入而開“大處方”,忘記了救死扶傷的使命。內因為:1、醫患存在信任危機感,患者對拿紅包才能治好病的觀念根深蒂固。2醫務人員沒有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沒有做好雙向的溝通,只是單向傳達信息;只醫治患者的身軀,而沒有醫治患者的心靈,沒有讓病患得到幸福感。3、醫務人員有時只講結果,而忽略過程,沒有讓病患感覺到人文感懷。
? ? ? ? 但同時醫務人員的心聲卻是:我們關心病人,誰來關心我們。人的一生中,工作時間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沒有職業幸福,就沒有幸福的基點。醫務人員如何應對內憂(個人價值得不到肯定)外患(大量的負面報道)的處境:1、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救死扶傷的職業信仰。2、醫院考核不僅僅是臨床效益,還應包含德、能,勤、績、廉,更重要的是醫務人員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因為醫學是良心事業,醫院考核要擺脫功利觀。3、建立人文醫院,不僅關心醫務人員的生活物質條件,更要關心他們的精神層面,為他們謀福利,讓他們安家樂業,對醫院有歸屬感。4、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向上的社會氛圍,引導患者要有正確的生死觀,明白生命無常和醫者父母心。5、醫治患者,不僅僅是救治身軀,更要拯救身心、靈魂(雙向的,相互的),救贖身心靈。而對于醫務人員,不僅僅要提升醫技和人品,更要走進人心、觸動人性。6、醫務人員追求幸福感是一個過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社會上,大家多尊重他們;在醫院里,領導和同事多關注他們;在家里,親人多關心他們;;患者面對他們時,多理解和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