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落葉》文集里第 307 片落葉,希望你能喜歡,不為別的,只為這份堅持。
第二章 要管項目了,我需要做些什么呢?
我經歷了什么
學習了解了一些項目管理的理論知識之后,越發地感覺項目管理是一個復雜度極高的活動。
在我過往的項目經驗里,我所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閱讀需求文檔;
設計測試用例(我作為執行資源時,不需要設計用例);
根據規定的測試時間,計劃好自己每天的用例執行量;
報 bug,驗 bug,回歸測試;
匯報自己的測試進度;
可我現在是要管項目了,我需要做的工作應該有哪些呢?就我平時在項目里的觀察,我應該是要做測試計劃,分配任務,跟蹤每個人的任務進度吧,感覺上也沒太多不一樣的事情啊?于是我把我的疑惑告訴了老大。
沒一會,老大就回復我了:
你之前做項目的時候,是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而現在管項目了,要經歷的階段并沒有增減,只是每個階段要考慮的事情和范圍有所變化。
你要全程參與的幾個大的階段有需求評審、測試設計、測試執行、產品發布和進度跟跟蹤。以前你只是作為執行者參與其中,看到的和考慮的東西都只是你自己負責的那一小塊,但現在你需要考慮整體的東西,具體的不一樣,我們后面到了相應的階段,再詳細跟你講解吧。
我收獲了什么
今天從老大那了解到測試項目管理中,劃分的幾個主要階段,對照著我自己學習的項目管理五大過程組,做了一下我認知中的對應關系。
需求評審、測試設計和測試執行都應該屬于“執行過程組”,產品發布應該屬于“收尾過程組”,進度跟蹤對應的應該就是“監控過程組”。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項目里沒有“啟動過程組”和“規劃過程組”,只是我們的日常項目是一個規律的產品研發類項目,如果一定要追溯“啟動”這個過程的話,應該是在這個產品剛開始做的時候,有一個啟動立項的過程。
而“規劃”過程,其實是被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產品和運營在做規劃時所做的計劃,一部分是在需求范圍明確之后,開發和測試所做的一個計劃。
之前作為執行資源參與的一些項目,采用的是一種瀑布研發模型,公司內部稱為
ERCM(Engineer Release Cycle Model),我先把自己了解的幾個主要 milestone 記下來,后面邊做邊熟悉吧。
PM Proposal——>PRD sign off——>SPEC sign off——>TP/TC Sign off——>CC——>CF——>SF——>ER
名詞解釋
縮寫 | 全稱 | 解釋 |
---|---|---|
PM | Product Manager | 產品經理 |
PRD |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 需求文檔 |
SPEC | Specification | 功能規格說明書 |
TP | Test Plan | 測試計劃 |
TC | Test Case | 測試用例 |
CC | Code Complete | 代碼完成或者提測 |
CF | Code Freeze | 代碼凍結 |
SF | Scope Freeze | 范圍凍結 |
ER | Engineer Release | 發布 |
《告訴你如何從執行測試到管理測試》帶你邁出第(2)步!,點擊這里可查看完整地圖
作者簡介:14 年測試 + 11 年項目管理 + 11 年團隊管理 = 一個測試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