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山與舊金山

十九世紀初,中國的滿淸皇朝已經趨向沒落,國內土地所有權日益集中,農民生活每況愈下。家鄉(xiāng)漢客械斗更加嚴重,燒殺擄掠民不聊生,鄉(xiāng)民流離失所,逃離家園。我家(及我家族宗親)先祖?zhèn)?,就是在這種惡劣環(huán)境下,逃離斗山江潮村,靠著高祖爺爺(爺爺?shù)臓敔敚①u豬仔"出洋,慳儉下來的銀両,由高祖母帶著她七歲的兒子(我的曾祖父),到廣海洋渡村買田買地起屋,開枝散葉。

憑著發(fā)現(xiàn)金礦的契機,中國沿海廣東、福建兩省的華人,出洋到東南亞、大洋洲、美洲大陸的移民潮流湧現(xiàn)。最早形成淘金熱地區(qū)的入口港是San Francisco(三藩市),華人稱之為金山,或金山大埠。當時加拿大西部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金礦,所以"金山"也泛指美加兩國。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中,又在澳洲發(fā)現(xiàn)金礦,為了識別這兩個地區(qū),華人逐稱三藩市為"舊金山",澳洲金礦區(qū)入口港Melbourne (墨爾本)則稱為"新金山"。下面且看旅居澳洲墨爾本,本鄉(xiāng)沙頭村伍長然叔追憶與新金山有關的故事。

? ? ? ? ? ? ? ? ? 童年追憶? ? ? ? ? ? ? ? ? ? ? ? ? ? 伍長然

我出生於1929年,細時常出席辦喜慶的酒筵,鄉(xiāng)間人謂之"送請"; 開席時把菜餚留下來拿回家 ,呌:"接籃"。而那個貯物罐呌"茶煎"。大家還記得"茶煎"是什麼形狀的東西嗎?是圓桶形,口部收窄,挽手有鉄提樑,有鉄蓋,質料是鑄鋼的。後來見英美電影片,才發(fā)現(xiàn)"茶煎"原來是英國人在野外活動時的炊具。在野外找來三根樹枝,用繩在頂一紥,撐開一個三腳架,釣著"茶煎"便可燒水沖茶或煑食。這是老一代歸僑,當年在那個淘金年代,時刻執(zhí)定鋪蓋轉移地點,去到那住到那的流浪生活,須用到這類廚具。老僑把這"寶貝"從外國帶回來鄉(xiāng)間,現(xiàn)在若有也成為古董了。? ? ? ? ? ? ? ?

與(茶煎)同時的記憶,尚有一件很特別的東西。臺山有很多農村,有一種大鋼板鋸,長約6英呎兩頭稍細,有木柄手把,中間突肚,要兩人合作推拉,便可上山鋸大樹了。我少年時便懷疑,家鄉(xiāng)山林不大,這把6英呎長的"過江龍"大鋸,究竟買回來有何用呢?同時以清末民初,中國尚未有鋼鐵工業(yè)可鑄造這種大鋸,必是外國進口的。自1959年浪跡澳洲墨爾本埠,才知道原來在淘金年代,所謂新金山的維多利亞州,到1880年代起,金源漸涸,前僑為生計,開始轉變工作,當年澳洲新金山,遍地密林,英人要發(fā)展牧業(yè),養(yǎng)羊剪毛,供應英國毛紡工業(yè),需要草原作牧場,由此便要開墾森林增加草地。這樣,"鋸樹"便是一種新職業(yè)而向華人招手。鋸樹以面積計價,每英畝多少工銀,初時那些澳洲特產桉樹,主要用途做火車路軌枕木,及造船、修橋等,後來鋼鐵工業(yè)、水泥工業(yè)興起,木材滯銷,伐木工作又停頓。先僑置下伐木的工具,刀斧大鋸等,捨不得丟棄,留到返唐山時便帶回家鄉(xiāng)。

木材滯銷,又產生一種新職業(yè),叫"剝樹皮",我又懷疑是我先僑們想出來的。"剝樹皮",因為鄉(xiāng)下人常說:"人怕激氣,樹怕剝皮",樹剝了皮樹便要枯死,空餘幾棵大樹桿而遮不住太陽,便可改作草地作牧場,這樣新入行買齊刀斧大鋸者,便是無用武之地,唯有返唐山時帶回家鄉(xiāng)。

? ? 這裡所謂新金山 ,是統(tǒng)稱,應包括 1、Melbourne 墨爾本,(舊稱美利畔,咩利畔。美利濱);2、ballarar,孖辣,麻甩(現(xiàn)譯巴拉叻 );3、bendlgo? 譯品地溝 ,原另有一名,但後因出產大量黃金,英國人呌它為plenty gold,而四邑鄉(xiāng)親也隨著說英語,不知不覺 ,蛻變成bendigo ,三個埠成三角形,後來因墨爾本佔有水碼頭,加上1900年成立澳洲聯(lián)邦政府,暫定為首都,從此新金山之名便日漸少人用而煙滅了。淘金熱過去 ,孖辣埠與大金山兩地,因是內陸城市,便日漸衰退,成為旅遊城市,(新金山的故事有睱再談)2018,8。 20

華人移居美國的歷史,遠早于來自東歐和南歐的移民。

19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伴隨美國西部淘金和開發(fā)熱潮的興起,先僑們便飄洋過海來到美國。這批華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家鄉(xiāng)青壯年勞工,他們說是來金山淘金,其實主要是從事礦產開採、修建鐵路、伐木墾荒、園藝耕種等繁重的體力勞動,為美國西部開發(f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珊蓿∷麄兊男羷诤透冻?,并未能換來相應的正當權益,相反卻經歷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歧視、迫害等排華浪潮,過著如驚弓之鳥的顛沛流離生活。

據(jù)史料記載,1850年4月4日,當加利福尼亞白人(他們大多數(shù)是在淘金潮時代來到加利福尼亞的)還在等待聯(lián)邦政府批準他們加入美利堅合眾國的申請時,一艘名為"瑪麗安.福略特號"的船早已從香港出發(fā),經過63天的海上航行後,駛入了舊金山港灣。船上載有50名"未注明身份"的中國人。他們只是數(shù)以千計的淘金者中的一小部分。在這之前的1848年1月,在薩特的工房附近發(fā)現(xiàn)黃金後不久,華人淘金者,就開始從南部中國跨越太平洋來到加利福尼亞。

這些先僑當中,說不定有你我的祖先在列呢。

舊金山是美國西海岸地區(qū)對華貿易最早形成的中心。從廣州運來的各式各樣貨物都在這里上岸(即企李街直落海旁那個碼頭)。就拿這艘"瑪麗安.福略特號"船來說,它不僅承載了大批顧客,而且還裝運了各種貨物。據(jù)記載,同船而來有"1100塊花崗巖,155件家具,46把椅子,1059塊厚木板,1盒珍奇物品,136袋大米,72包中國貨物。這些物品足以證明,需要使用這些物品的中國顧客很多?!吨袊]報》報道,舊金山建了一幢"巨大壯麗的大理石大樓",而建造這幢大樓的石頭正是在中國準備的,且大樓本身就是由中國工人在舊金山建成。

在1865年,許多早期的華人,受雇于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建設。當這一工程竣工剪彩典禮時,沒有邀請一個華人參與。其後,華工們迅速在美國各大埠間的各行各業(yè)尋找就業(yè)機會,他們勤勞、樸實、厚道、廉價,很快被白人為主的社會視為一種威脅。隨著美國經濟危機日漸嚴重,華人成了社會衝突的替罪羔羊,一系列排華運動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而來。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著名的狠毒的《排華法案》,阻止中國勞工進入美國,以安撫那些擔心中國勞工搶走他們飯碗的選民。

其實,舊金山、新金山的華人都是一樣,他們是世界上最刻苦耐勞的族群,尤如大石下壓著的小草,那怕只有一米陽光,都會頑強地拼命掙扎,練就逆景下求生存的本能。他們當中有些人,早在《排華法案》生效之前,已經開設餐館、洗衣館、雜貨店等。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看中三藩市海灣,及三藩市附近馬林縣海灣,蘊藏著豐富的海資源,憑著與生俱來的家鄉(xiāng)本色,重操在家鄉(xiāng)營生的看家本領,趟蝦、撈蝦、曬蝦米、打蝦米、制蝦仁,向海上漁業(yè)進軍。

美聯(lián)社當時說,華人蝦寮全盛時期是1880年代,整個蝦寮村人口達500多人,絕大多數(shù)是逃避當時加州各大城市排華風潮的華人勞工。

據(jù)馬林縣華人蝦寮未代掌門人關文先生,生前向北美《世界日報》憶述,來這裡建立蝦寮的主要是廣東移民,當中部分是1848年以后淘金潮與鐵路建設完工的華工轉業(yè)而來,在1875年,單是舊金山就有30多個蝦寮。

1870年蝦寮只有七十六人,全為男性,十年后的1880年,已增加到差不多五百人,其中還有三十位女性、三十一個小孩、一位老師、一位理髮匠、一位醫(yī)生和兩位園丁。他們在漁季,用當?shù)丶t木"美洲杉"做材料,自制舢舨和?船。當時的美國人覺得這些船只外型笨拙古怪,卻不料它們既輕捷且不易翻沉。

馬林縣海域,從前每年能捕三百萬磅的鮮蝦,一艘小艇每天能拉上兩美噸(1.82公噸)的魚蝦。先僑們把撈回來的鮮蝦除了運到舊金山市埸上售賣,還將鮮蝦曬成蝦干、打成蝦米,再運回中國出售,蝦頭蝦殼則碾碎做成肥料和飼料。真的很厲害?。〉芤娮C這些奇蹟?shù)娜嗽缫讶可咸焯昧恕?/h4>

伍長然叔曾告訴我,他有位叔叔從舊金山回鄉(xiāng),就是用金山箱裝満蝦米帶回去的。如果放在現(xiàn)在,新僑們定會爭相選擇帶"花旗蝦米"而不帶"花旗參"回鄉(xiāng)了。

到了二十世紀開端,舊金山政府禁止出口鮮蝦,并通過立法禁用密眼網(wǎng)袋撒網(wǎng)捕魚捕蝦,對蝦寮的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政府以華人細網(wǎng)袋撈蝦及對水產資源生態(tài)不利為由,通過立法禁止使用細網(wǎng)袋撈蝦。1905年,當局完全禁止蝦仁出口,蝦寮開始沒落,人去寮空。華人在美國從事的捕蝦業(yè),從此成為歷史,這就是舊金山華人蝦寮事件的簡寫。

聰明的你,透過華人蝦寮事件,是否看到家鄉(xiāng)先僑的身影?那些所謂"細網(wǎng)袋",就是過去家鄉(xiāng)曬滿堂基的苗蝦緝、密眼緝。據(jù)我所知,近海捕魚的人家,大多數(shù)都會備有疏眼與密眼兩種緝網(wǎng)的。疏眼緝捕魚,密眼緝趟苗蝦。趁每年夏天五、六、七、八月間,大量各種各樣蝦群來廣海灣產卵,家鄉(xiāng)先祖?zhèn)?,就是利用這種苗蝦緝網(wǎng)到海邊趟苗蝦,回來醃咸馬,擂咸馬(家鄉(xiāng)人稱咸蝦醬為"咸馬"),及曬蝦米、打蝦米的。

想看看早期華人以捕蝦為業(yè),留下満地腳毛的地方長得怎麼樣嗎?請看一一

三藩市Marin county (馬林縣),最近金門橋的海濱小鎮(zhèn)。

馬林縣與三藩市只是一橋之隔,穿過金門大橋就是該縣地界。游客極少探訪這個小鎮(zhèn)。這小鎮(zhèn)的名字叫Sausalito (索薩利托)。

索薩利托是三藩市北部的海濱小鎮(zhèn),背山面海,規(guī)模很小,大約7500人。索薩利托,是由18世紀西班牙探險者命名,實質也是當?shù)氐囊环N柳樹的名稱,因為柳樹需要種在潮濕的土壤里,這意味著,這里有航海家們最重要的淡水泉源。

馬林縣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周圍都是綠樹林陰。因為缺乏大眾交通工具,而且可供房地產公司開發(fā)的土地相對少之又少,房屋成本高,屋價相應昂貴,華人極少在這里置業(yè)安居。還有一原因可能是金門大橋收費較貴,天天來回,小數(shù)怕長計,每月打工賺的錢銀,要與大橋收費站平分,實在不花算。

汽車駛過金門大橋,沿著起伏不平的山路往前進,幾個轉彎抹角就來到目的地。

索薩利托,是一個整齊、清潔、休閒的小鎮(zhèn)。站在大街上的岸邊,可以望見對面天使島。這里天連著海,海連著天,陽光明媚,海風吹拂,令遊人心情輕鬆,緩步徘徊。遊船穿梭于海面,從對面舊金山漁人碼頭,把遊客送到小鎮(zhèn)來覌光。用最時髦的詞句來形容: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在沒有建成金門大橋之前,馬林縣簡直就是世外桃園,是一個海闊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先僑們選擇這里做"避風港",特別明智。

這里是名符其實的避風港,金門海峽的一個內海灣,先僑們在這里暫時棲身,避過了排華法案這一刧難。

對面的天使島,就是當年華人移民監(jiān)獄,作為有記錄在案或等待遣送回國的華人處理站。

1943年,美國免強取消了《排華法案》,先僑們才不用東躲西藏。但在美國法典上仍留有"排華"的字眼,一些具體細節(jié)條款中,還禁止政府和公司錄用華人就職。

直到2012年12月10日,美國國會才正式通過決議,為曾經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律而道歉,但沒有任何賠償。

新金山與舊金山,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兩個港口城市,在淘金時期,被先僑們冠于"多金"的兩個大埠,真是難兄難弟,同病相憐。如果不探究歷史,先僑的后輩人,僑鄉(xiāng)的子弟,還以爲當年的金山伯出洋,天天早上起來,打開門就有金執(zhí)呢!


澳洲墨爾本福林德斯車站、聯(lián)邦廣埸、中央商埸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墨爾本聖保羅大教堂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加州馬林縣(明信片)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金門橋與索薩利托(明信片)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索薩利托背山面海(明信片)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索薩利托整齊清潔的街道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這小鎮(zhèn)天連著海,海連著天。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海風吹拂遊人如醉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園林綠化與商鋪共存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喜歡古董買幾件回去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站在馬林縣看金門大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上圖:華人蝦寮公園(來自綱路)

下圖:已過世的華人蝦寮末代掌門人關文先生(來自網(wǎng)路)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上圖:家鄉(xiāng)的谷籮,眼熟?似曾相識?(來自綱路)

下圖:先僑拍下漁獲大豐收的鏡頭。(來自網(wǎng)路)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先僑自制的小艇(來自綱路)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苗蝦干(蝦皮)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中蝦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鮮亮的蝦米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感謝澳洲墨爾本伍長然叔講述新金山往事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836評論 6 540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75評論 3 42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904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33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6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3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40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1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8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35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2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6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56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48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60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80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