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沒擁有過,就不用害怕失去了

為什么我們總是活在害怕失去的恐懼中?一些還沒有得到或是已經得到的東西,一分一毫,都害怕失去。

這大概是一個關于安全感的議題。

害怕本來屬于自己的東西,轉眼就被搶走或是消失不見。

這或許還是一個關于占有欲的議題。

朋友C總是患得患失,尤其是面對感情,無論對方愛或不愛,她總有一長串的理由來證明這個人最終不會屬于自己。有時候聽多了抱怨,我都忍不住笑她。我曾經問過她:有可能對方是愛你的呢?你怎么就甘心失去?

因為害怕失去。她這樣回答我。

害怕失去,所以甘心失去,看似毫無邏輯的因果,碰到一起,那么矛盾,又似乎那么合情合理。

我們對“失去”這件事,常常耿耿于懷。臺劇《荼蘼》的女主角,在面臨人生的選擇時,左右為難。是選擇Plan A,到上海發展,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還是選擇Plan B,留在臺北,照顧住院的男方父親,與男友共渡難關。鄭如薇無法做出選擇。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選擇……”

劇集可以有平行時空,Plan A和Plan B的鄭如薇過著各自的生活。到上海闖生活,Plan A的鄭如薇終于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卻失去了男友;留下來照顧男友父親,Plan B的鄭如薇與男友日日相伴,卻終日活在瑣碎的家事和無盡的隱忍中。

“……然而這一切只是妄想。誰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那唯一的選擇?!?/p>

可惜人生不會有平行時空,甚至連多思考幾分鐘的時間都不會給你。

害怕選擇,是因為害怕失去。即使我真的得到了一些我想要的東西,但是在心里的某個角落,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失去。我失去了,所以我得到了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就這樣活在失去的恐懼中,變得害怕選擇。我們一直在“失去”一些根本就不存在于這個時空的東西。

不被選擇的,本身就不再存在于你的世界,談何失去?

就像朋友C的安全感,一直都不是靠擁有來獲得,而是通過不失去和心甘情愿失去來自我安慰。本不該失去的,都已經被寫入甘愿失去的清單。自欺欺人式的活法,其實有很多種。C不過選擇了其一。

不過都是選擇罷了。

所以從來就沒有什么失去,有的只是不曾擁有。既然不曾擁有,就永遠不會失去了吧。

另一種失去,是原本得到的東西忽然消失不見。我最近看的另一部臺劇,《后菜鳥的燦爛時代》,就屬于這第二種。(是的,最近真的是沉溺在臺劇里無法自拔。)

大體來講不過是陳芝麻爛谷子式的經典臺劇套路,只不過女主又是一個那么害怕失去的人。

因為年少時經歷了母親突然離世,害怕失去的種子就深深埋在了心里。在感到幸福的時候,內心總有個聲音,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消失不見,就像看似一路平坦的人生,突然就經歷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母親突然過世,愛的人也忽然消失不見。

那種深深的不安全感,讓人感到惶恐不安。幸福得不太幸福,因為一直被恐懼包圍著,無所適從,害怕失去的情緒讓愛也變得畏畏縮縮。

劇中業三的課長亦是如此。下班之后拒絕與同事有任何一絲一毫的交集,害怕有一天會失去這一群好友。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拒絕擁有,仿佛一只鴕鳥。以為這樣,就不會有失去的痛感。只是到后來才發現,孤獨比失去更可怕。

過度的自我保護,副作用太明顯。

那么缺乏的安全感和不滿足的占有欲要怎樣填滿?好像沒有標準答案。

既然避免不了失去,那么能不能,學會以擁有的快感,來超越失去的悲傷。大概這樣,心里會稍微好受一點把。

文/麋鹿小姐

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難得利用好報給的這個機會,用文字來追憶過去的往事。對于過去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而當用一種方式訴說給別人時...
    阿建w閱讀 415評論 0 0
  • 印度,佛教衰敗與印度教興起,去中心化
    Mars超時空要塞閱讀 192評論 0 0
  • 新的一年,祝福各位可愛的讀者, 事業,愛情,生活都能夠收獲滿滿,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早點實現自己的目標! 祝福!
    陳慕妤閱讀 673評論 6 12
  • 1 記得從高三畢業以后好像,麻將就沒少過,只要回家了幾乎都會開臺。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在家的時候,和朋友出去更愿...
    微語22號閱讀 40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