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得從高三畢業以后好像,麻將就沒少過,只要回家了幾乎都會開臺。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在家的時候,和朋友出去更愿意窩在一張四四方方的桌子上打一下午或者一晚上的麻將。
還記得以前,都是一大堆人一起去爬山的不是打麻將的。現在好像出門十次,八次都是去打麻將的。
昨天晚上打完麻將回家的時候,突然想到,其實麻將桌也是一個可以看清一個是什么樣的人的社交場合。
在家打麻將的時候,來來回回都是那么幾個人,變動不會太大,細心觀察,其實每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都在他的言行舉止中很容易就看出來。
以前我們面對新的朋友不知道對方是怎樣的,會一直猜,一般都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才能了解到。
但是打麻將,很快就可以看出這個人能不能交朋友,不管贏還是輸都可以看的出來。
2
G打麻將很少有輸的時候,但是一般贏也不會贏太多的,和G一起玩過的人都會愿意下次再一起玩。
G胡牌的時候,一般都不是很大的牌,這樣的輸錢的三家也不會有特大的情緒,雖然每次會被抱怨說,齋胡毀了其他人的大牌,但是因為齋胡要出的錢不多,所以也就嘴上說說而已。
G也有輸的時候,但是輸的時候都看不到他有多大的情緒的,最多就說,贏的請夜宵之類的。
有時候有其他人來了,他也會主動讓位讓其他人玩,說實話,對于這點人際把握我是很佩服,并且他對輸贏看的很開。
3
在麻將桌,可以加固彼此的感情,初中畢業以后,特別是高二高三都很少聯系那些初中畢業然后沒有讀的好朋友們,說實話,兩三年能改變很多,很多人現在都不聯系了。
高中畢業后,幾個初中老友,因為一張麻將桌常常聚在一起,以前的感情很快就回來了,而且越來越深。
現在就我還沒畢業,他們都畢業的畢業了,工作的工作了。一般只要我回來了,一個電話,一張麻將桌,四五個人,一個晚上。
昨晚我在想,本來我和K是沒有多少交情的才是,話說也就初中高中一個學校的,還不是一個班的,對于以前的關系網,真的可能一輩子只是局限于認識彼此的地步。
記得又一次三缺一,就把他叫來了,就和他玩了一次后,就一直玩到現在的,關系也是從這張桌上增進的。
4
記得看《奇葩說》的時候,看到一集,蔡康永談起一個話題的時候,提到了麻將的事。
蔡康永說,在他小的時候,家長會經常出去打麻將,但是家長和他說如果有人問起來不能說是去打麻將了,要說去應酬了。
我記得他說過,他爸爸經常去一個干部家里打麻將,那個干部應該挺有錢的,家里養了幾條兇犬。
他說到,他爸爸他們都是用生命在打麻將,因為那個干部贏了錢,就會開開心心的送他們一行人到門口;但是,如果干部輸錢了,就直接上樓睡覺,他們三個人就要戰戰兢兢的自己走出去。
那集《奇葩說》的主題是什么,我忘了,但是這件事我一直記得,從這也恰好反映出了很多東西。
這個干部,說實話,如果他不是干部,是沒人愿意和他一起玩的,這個表現,明顯就是輸不起。
蔡康永說的家長教他,要是有人問起爸爸媽媽去哪里了,就要說去應酬了。
是啊,應酬,麻將桌就好像一場晚會,就好像是一個談判。很多事都可以在麻將上完成,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技巧。
5
前兩天上星姐的寫作課的時候,講的是收集素材的問題,星姐說到,其實我們身邊不是沒有新人新事,而是我們有一雙視而不見的眼睛。
其實聽星姐的課,不單單是寫作方面有幫助,在人生旅程中的幫助也是很大的。上完那節課,我就這個點,想了很多東西。
剛好昨晚回家的路上,和K分開的瞬間,我才發現,我們的感情原來是從麻將桌上來的。
以前一直都沒注意過這個問題,我估計還有很多被我視而不見的內容,需要我以后一一去把他們找回來吧。
當時報這個的課程抱著試試的態度去的,因為費用也就一百左右,所以,期望沒太高,但是現在從第一節課到現在一共上了四節課了,節節課都是受益匪淺,這個學費真的是超值的。
對于想學寫東西或者用文字表達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個課程,挺不錯的,有興趣的可以找我了解下。
最后,有沒有地方三缺一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