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他說最近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煩心事,已經下定決心想要辭職。我說為什么突然有這種沖動?緊接著,我和他分析了:最近受到疫情影響整體市場經濟環境特別不理想,如果此時貿然裸辭,對自己和家人是不是有點不負責任。
我們工作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腦海中涌出了無數個想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瀟灑感,也終究敵不過“銀行信用卡賬單和貸款”所帶來的無力感。
整個過程持續了半小時后,最后,對方卻反饋說你說的內容太多,我也不知該做決策了。
出乎意料。我好像講了一大堆看似有價值卻毫無邏輯感的廢話,這就是典型的低效表達~
而低效表達的主要原因思維混亂,而思維混亂的根本在于缺乏結構。
這突然讓我思考:在工作生活的溝通表達中,如何有效傳遞有價值信息。
為什么很多時候我們講了很多內容,但對方卻接收不到重點。可能我們犯了一種常見的表達低效問題,主要表現為信息無序堆疊,沒有歸類。
我們需要給自己的表達搭架子!什么是架子,就像我們的書架,我們可以把書分類、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整理。
同樣,溝通表達的架子就是把我們想要說的話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整理,這個架子就是思維整理的工具。
而我們溝通表達的架子往往是3層最佳,為什么是3?
你發現沒有,領導每次講話最喜歡講一句:“下面我簡單講3點…”(現實情況通常是領導講話經常不止3點)
所以,數字3非常神奇,你在表達時講3點往往最容易讓人接受的。
說2點,給人感覺說服力不足;
說4點,又容易讓人記不住。
那么,有哪些我們在工作生活場景中,最常見、使用頻率最高的表達結構。
**“時間軸結構” ** / Part 1
時間軸結構,顧名思義就是以時間順序來展開要講的內容。
在工作過程中,我們需要經常向客戶介紹公司,此時腦海中會出現非常多的信息。如公司主營業務、公司規模、產品類型、營業數據、戰略規劃等。
但如果沒有表達的主線就會顯得非常混亂,對方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就會get不到信息。這時候,我們通過年份和大事記方式去向對方接收。如: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1年上市、上市市值規模、09年市值突破1000億、現在已經成長為世界級公司等。
所以,通過時間軸結構就能條理清晰展現公司的發展過程。**此外,時間軸結構,還可以按照事件發展順利來展開。
如我們通常發現領導教導下屬如何處理一件事情時,通常會用“首先、然后、最后”。通過這種一步一步澄清,下屬不僅能知道具體的執行方式,能清晰明了看到全貌!
時間軸結構,尤其適合我們身處壓力環境,思路還沒有打開時使用。
它是所有的表達框架中使用頻率最高、最容易的表達邏輯。我們最常見的使用場景就是匯報工作進度。
比如,匯報項目時可以先說,過去你是如何按照計劃,一步步推進項目,然后說,現在已經取得了哪些理想的成績,最后預測下,未來工作上可能會存在哪些問題,需要領導哪些方面的支持。
這樣一步步鋪墊,會讓建議和要求更容易讓人接受。
解決問題結構! / Part 2
什么是解決問題結構,也就是我們常用的:問題-原因-解決方案,對應的英文就是what-why-how我們通常會碰到這種問題,突然領導問你這個月業績為什么下滑了?這時候,你怎么回答。
大多數人此時會找出一堆原因,因為市場不好、因為營銷人手不夠等。
如果我們會用“解決問題式”結構,此時我們會說:**先闡述這個問題,然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接著提出針對這個問題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措施。
這個結構的落點就是:how,也就是職場中的“結果導向”。
如果我們能提出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是最有價值的信息。
那么,完整的表達結構就是:
首先,承認老板的問題:老板,上個月的銷售額確實下降了很多。
其次,分析問題原因:我分析了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競爭對手推出了新品,造成用戶流失;
二是我們產品上上個月策劃了一場促銷活動,很多客戶前期已經購買過了;
三是,最近銷售人員流動大,團隊人員激情較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給出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我覺得接下來我會這么處理:首先,和產品研發部門溝通,加快新品推出市場,了解競品的最新動態。其次,做一次客戶調查,策劃這個月的營銷活動。最后,團隊內部舉行一次會議和團建,調動他們的工作激情與積極性。以上就是“解決問題結構”
FAB結構 / Part 3
FAB結構就是屬性、優勢、利益,英文單詞是feature、advantage、benefit。**feature(屬性),也就是這個東西是什么。
advantage(優勢),也就是和競爭對手相比有什么不同和長處。
benefit(利益),也就是能為顧客帶來什么好處。
這個結構最常見是我們在營銷活動推介工作中。如向客戶推薦產品,如向成功人士推薦高端手機時,如果我們掌握了FAB結構就可以這樣表達:
首先是feature/屬性,這個東西是什么,有什么特點,手機紅點設計大師獨家打造而成,全球僅100臺;
其次advantage/優勢,和競爭對手相比有什么不同,手機機身是火箭材料定制而成,達到鉆石等級硬度;
最后,就是benefit/利益,對顧客來能帶來什么好處。手機就是你身份的象征,不僅有面子還提身價
.......以上特點涉嫌開腦洞
所以,如果我們留意觀察,就會發現FAB結構經常應用于市場營銷領域。此外,我們還可以在自我介紹時運用FAB結構,把自己當做產品推銷給對方,需要突出自己的價值優勢。
F,我是誰,我個人的基本情況A,我的優勢,我做過的最厲害的一件事B、就是能給別人帶來什么價值和幫助(這是我們在運用這個結構中重點思考的地方)
簡單來說就是:基本情況+過人之處+可提供的幫助”
最后的話
回顧我最近復盤的三種有效表達結構:時間軸結構、問題解決結構、FAB結構。在實際運用場景中,如果我們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項表達結構就可以為我們的表達方式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