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寫作課主題是:再過六秒你會恨死我。這段話出自于,被《時代周刊》譽為“天才作家”的恰克·帕拉尼克。他尤其擅長人物刻畫,代表作《腸子》《幸存者》《搏擊俱樂部》,習慣回避對思想、感受的直接描寫,用人物的心里狀態(tài)、行動來側(cè)面突出人物性格,更生動、令讀者感同身受。
他寫過一篇《再過六秒鐘你會恨死我,但六個月后你會成為更好的作家》的文章,來闡述他偏愛這種寫作的理由,即你不能用“想”的動詞,包括:覺得、知道、明白、懂得、相信、想要、記得、想象、欲求,還有其他那一百個你喜歡用的詞。
以下是 恰克·帕拉尼克 《再過六秒鐘你會恨死我,但六個月后你會成為更好的作家》原本學習。
再過六秒鐘,你會恨死我。
但再過六個月,你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作家。
從現(xiàn)在開始——至少接下來半年之內(nèi)——你不能用“想”動詞。這包括:覺得,知道,明白,懂得,相信,想要,記得,想象,欲求,還有其他那一百個你喜歡用的詞。
這張單子還包括:愛和恨。
它也包括:是和有,但這兩個過一陣再說。
直到圣誕節(jié)左右,你都不能寫:肯尼覺得莫妮卡也許不喜歡他夜里外出……
作為代替,你必須把這句話分解成:“有些早晨,肯尼在外面待得很晚,錯過最后一班公交,直到他不得不搭便車或付錢搭出租,然后回到家發(fā)現(xiàn)莫妮卡在裝睡,因為她從不如此安靜地睡著,那些早晨,她只會把自己那杯咖啡放進微波爐里。從沒有他的。”
比起寫你的角色知道什么是,你現(xiàn)在必須提供細節(jié),讓讀者知道那些事。比起寫一個角色想要什么東西,你現(xiàn)在必須描述那個東西,讓讀者也想要它。
比起說:“亞當知道格溫喜歡他。”你必須要說:“在課間,他去打開他的儲物柜時,格溫總是倚在它上面。她會翻翻眼睛,用一只腳把自己推開,在被漆過的金屬上留下一道黑色的鞋跟印,但她也留下了她的香水味。組合鎖上還有她臀部的溫度。下一個課間,格溫又會倚在那兒。”
簡單來說,沒有捷徑了。只有具體的感官細節(jié):動作,氣味,味道,聲音,以及感覺。
一般情況下,作者總會在一段話的開頭使用這些“想”動詞(在這里,你可以管他們叫“中心句”,我等會兒再抱怨這個)。某種意義上,他們點出了整段話的意圖。接下來的部分來詳細解釋這些意圖。
比如說:
“布蘭達知道她不可能趕得上截止時間。她從橋那邊過來,經(jīng)過八或九個出口。她的手機沒電了。家里,狗需要出去散步,要不就會弄得一團亂需要收拾。再加上她答應(yīng)要幫鄰居澆花……”
你看出開場的中心句如何搶了下面那段話的風頭嗎?別這么干。
最少也要把開場白拿掉,放在其他所有句子的后面。更好的是,把他換個地方,改成:布蘭達趕不上截止時間了。
思考是抽象的。了解和相信是無形的。如果你只展現(xiàn)出物理活動和角色的細節(jié),讓你的讀者去執(zhí)行思考和了解,以及愛與恨的話,你的故事總會更有力。
別告訴你的讀者“麗莎恨湯姆。”
作為代替,像法庭上的律師一樣據(jù)理力爭,用細節(jié)說話。
展示出每一件證據(jù)。比如說:
“點名時,在老師叫到湯姆的名字之后的一喘氣之間,在他應(yīng)答之前的那個瞬間,就在那時,麗莎會小聲叫出‘討厭鬼’。就在湯姆說‘到’的時候。”
新手作者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讓他們的角色一個人待著。寫作時,你可以是一個人。閱讀時,你的讀者可以是一個人。但你的角色應(yīng)該很少、很少一個人待著。因為一個孤獨的角色會開始思考、擔憂、或者好奇。
比如說:“在等公交時,馬克開始擔心這趟路程會花費多久……”
更好的展示方法可以是:“時刻表寫著公交會在中午到達,但馬克的表顯示已經(jīng)11:57了。你可以看到路的盡頭,一直到購物中心的那本,一輛巴士都沒有。毫無疑問,司機停在了中轉(zhuǎn)站,路線的最那頭,正在打盹。司機很放松,睡得正香,而馬克就要遲到了。或者更早,司機正在喝酒,那他就會停在路邊,收馬克七十五分錢來給他一場嚴重交通事故中的凄慘死亡……”
一個獨自一人的角色必須進入幻想或回憶中,但即便那樣你也不能用“想”動詞,或者任何它的抽象動詞親戚們。
哦,你可以忘掉忘記和記得這兩個詞了。
再不能用這種轉(zhuǎn)換句:“旺達記得尼爾森以前如何梳過她的頭發(fā)。”
再說一遍,分解。別走捷徑。
更好的是,讓你的角色遇到另一個角色。越快越好。
讓他們待在一起,開始活動。讓他們的活動和談話展現(xiàn)出他們的想法。你一一別進到他們的腦袋里面去。
在你躲避“想”動詞時,要特別注意“是”和“有”這兩個平凡的動詞。
比如說:
“安的眼睛是藍色的。”
“安有藍色的眼睛。”
“安咳了一聲,抬起手在面前揮舞,把香煙煙霧從她的眼睛,藍色的眼睛,中趕走,然后微笑道……
比起使用平淡的“是”和“有”陳述句,試著把一個角色是什么和有什么的細節(jié)埋進動作或者手勢里。最基礎(chǔ)地,這就是呈現(xiàn)而非講述你的故事。
很久以后,一旦你學會了分解你的角色,你就會恨死那些偷懶的作者,他們只滿足于:“吉姆坐在電話旁邊,想知道為什么阿曼達沒有打來。”
拜托,此時此刻,隨便你怎么恨我,但別用“想”動詞。等到圣誕節(jié)后,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吧,但我打賭你不會的。
……
這個月的作業(yè)是,讀一遍你的作品,圈出每一個“想”動詞來。然后,找到消滅他們的辦法。通過分解它來消滅它。
然后,讀一些已出版的小說,做相同的事。不要手下留情。
“馬蒂想象著魚兒們,在月光下跳動。
“南希回憶著那酒的味道。
“拉里知道他死定了。
找到他們。那之后,找到重寫他們的方式,讓他們變得更有力。
圖/文 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