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中的產品,是指互聯網時代出現的一種全新的個人崛起路徑。不是常規意義上的能夠用錢買到的“商品、物品”,要想在那樣的背景之下加入產品生產,就要加入公司組織,先是精細化設計,然后分工化生產,再規模化銷售。
當互聯網出現之后,一個人的創造力可以通過代碼的方式變成一個產品,通過互聯網可以無邊界的傳播,比如比特幣的產生、使用,電影《神秘巨星》中個人才藝的快速傳播。
產品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成長路徑。一個人設計出一種服務,就能通過身邊第一個陌生人開始,服務他、感受他的反饋,不斷迭代,讓他幫你傳播擴張成一個龐然大物。這條路很難,但確實是一條通路,因為這里有傳統社會向想象不到的社會分工:你可以沒有錢、沒有資源、沒有組織、也不用求誰就可以做到個人崛起。從第一個客戶到第一桶金,這是這個時代饋贈我們這代人獨有的歷史機緣。
比如微信上線是2011年,而微信紅包的誕生一開始是由一個小團隊,幾個“小毛孩”設計的小程序開始的,從此就奠定了財付通和支付寶的戰略格局。在此之前,騰訊內部都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產品,而現在,紅包已經成為了微信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也說明小人物也能產生大影響,就這么不可思議。
除了能改變小人物的命運,甚至讓一些具有明顯競爭劣勢的人群大有出頭之日。傳統觀念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等對于人本身的道德制約在逐漸弱化,不拘小節之人也能有大作為,把細節做到極致的人也能被稱作工匠精神,關鍵在于對自我內心真正需求的挖掘和追尋,很幸運我現在能夠開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聊。我的建議:在這個時代,是能夠給個人提供足夠機會的時代,有想法一定要去嘗試,先走幾步,如果原來的工作過度的擠占了心理空間,選擇很簡單------辭職。至于為什么大多數人不敢辭職,在乎什么公職啊,資歷啊,這真實的原因是人類基因中留存的恐懼,關于產品思維,最重要的板塊就是恐懼,后面我會詳細介紹。
按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念,像喬布斯、馬斯克這樣感受力強,想象力好,但是暴躁、情緒化、沒有時間觀念、不關心周圍人感受的人,為什么能夠成為這個時代的大人物,反而能夠崛起呢?
一個人有兩種能力,創造力和控制力。自律的人控制力強,自我的人創造力強,恰恰是后一種人更適合做產品經理,也就是自我甚至自私的人,曾經有個詞叫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是比較適合的這樣崛起時代的。為什么?這個時代,你不太需要關注身邊熟人的感受。有這個基本認知,那下面的話可能會存在道德爭議,但它就是一個事實。
一切都是產品說話,只要你的產品搞定一個陌生人,那根反饋、迭代、擴張的鏈條就可以啟動了。蘋果手機的果粉覺得好用就可以了,至于蘋果公司的人怎么想,喬布斯會在意嗎?這跟周邊的人怎么看待他,沒有關系,而一個高自我的人,越是把身邊的人折磨的夠嗆,往往越能出高質量的產品。
產品時代的崛起,不僅給那些所謂的“人格不健全”的人提供和平臺和機會,也給那些兢兢業業做內容,提供好產品的人提供了足夠大的平臺。產品崛起,其實是一個新的協作組織的崛起,,一個協作體的崛起就必然要造福一個協作面,而讓一個協作面的競爭加劇,就必然要讓利于那些有價值的點。淘寶紅利造福了一批人,微信紅利幫另一些人實現了財富自由,簡書平臺為普通人的寫作、成長提供了平臺,也造就了一大批寫作ip,未來的協作體在哪里?我的猜測是,教育新生態和區塊鏈。一個是人性本源、一個是技術創新。
產品時代,不是哪一個人的福音,它是所有能通過一個產品服務于他人的人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