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這本書并不長,但讀了之后還是會給人留下一定的印象。這本書發布于2001年,大概在16年前了,現在的00后,應該對書里描寫的狀況不太清楚,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于我們這一些90后而言,那個時候正是小學一二年紀的時候,而出生在農村的我們,對此還是有一些感觸的。我們院里就有幾個小朋友去上的那種近似于公干老師的學校。農村的條件是很差的,而那些貴州深處的孩子,只會比書中來得更苦,那兒的老師面對的困難也更大。
書中給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就是,老師的癌癥需要兩萬元錢才能治好,而老師手中的錢大部分都給孩子交了學雜費,并沒有那么多,在短短的思考過后,老師就做出了決定,他要將所有的錢都留給孩子們。他在那時就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決定用它去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的知識,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畢竟知識和希望才是未來。
不管是老師挨家挨戶的叫孩子上學,還是老師在生命最后的時光強迫孩子們多學一點,將那些物理公式背下來,老師都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這些孩子,而這些孩子也并沒有像他們的父親那樣對生活毫無追求,他們是聰明的,懂事的。
這些孩子應該感謝他們有這樣的一位老師,我們國家應該感謝有這樣的老師,還有千千萬萬為祖國、社會奉獻的人。有些噴子會嚷嚷著他們的做法多么的不合理,多么的可笑。而我只想說,改變那些孩子和國家命運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是那些只在鍵盤上嚷嚷的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