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頭頂上方的藍天了,出門的時候裹得更厚了,睡懶覺的時間越拖長,早上三個鬧鐘還起不來的自己,滿是厭倦,只能通過白天多做一點其他的事情來彌補一下。
今天研究了幾個話題,一個也不想寫,熱事件也不愿意去關注,連續好長時間的孤軍奮戰,內心格外壓抑,越到后期,越是沒有任何心情。
強迫著自己聽音頻,其實我很想聽歌的,天氣變冷了,出門都懶得掏出耳機,電量連續幾天充一次,手機似乎又成了我可有可無的工具。
再訂2018年計劃的時候,才發現我沒多少底氣,這種感覺讓人心生困頓,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安,似乎成了我現在的最大的絆腳石。
一個人是不是真的要經歷這么一個轉折,無關工作、感情什么的,僅僅只是現實跟自己的期許有了一些沖突和矛盾,而我暫時解不開。
也不知道為了如今這個簡單又可憐的夢想,截斷所有的退路,重新開始是否值得?也不知道為了回歸自己內心那份關于寫作的恬靜,義無反顧拋棄那些過去,是否會后悔?
怎么說呢?說不上來后不后悔這件事情,我只是想給自己三年的時間去尋找內心的那份鮮活,去實現目前想去實現的東西,三十歲以后,在哪里,做什么,也許人生的一切都要重新洗牌,也許00后都會成為我的領導或者同事,有些東西,從你選擇放棄的時候,就意味著這些都是必須經歷的。
明明心中不愿意放棄任何一段價值連城的光陰,明明心中不愿意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回歸到最平淡的生活,明明心中還想重新好好的開始,可是······那么多關卡沒有解除,那么多現實的問題都需要時間來逐一驗證,可是,還有那么幾場考試·····
也是這個時期,體會到了那一份迫不得已,如果沒有任何比較,我到也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好,錢不多事情少離家近,只是,還有一些東西,需要多次蛻變。
天氣變冷了,思維都變得有些僵硬,明明有些故事可以再好好琢磨,好好去想想,可是又停下了,我好討厭冬天的自己,蜷縮在毛毯里面自我鄙夷。
唯一慶幸的是,瘋子一般的自己讀完了《邊城》,重溫了《背影》和《六月新娘》,我也不知道現在的自己是為什么,有些書一遍一遍的拿著讀,讀完后,竟然不愿意去寫任何書評,惰性在這個冬季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先森的媽媽打電話說特別想我了,還惦記我們錢夠不夠用,有空回去一趟,內心說不出感動,想想那些溫暖的目光,在這個寒冬,才發現我不是一個人奮斗。
有時候很想去做一些事情,以便彌補內心的一些空白,亦或者去踐行些什么東西,以便體現自己的價值,夜深人靜,發現什么也做不了,唯有讀書碼字。
暮色來的太早,所有的聚會都不愿意出門,我發現冬天真的是一個特別適合宅的季節,過著格子間和家兩點一線的生活,也不知道這樣的生活什么時候是盡頭?
今天什么主題都不想寫,就寫寫內心的碎碎念。
對,碎碎念。喝不了雞湯,就來一杯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