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沒得選,而是沒去選!
原創/勵未揚
01
世界著名暢銷書,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作品《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有一篇章節《小辮子》。
故事說的是,小豆豆上學時扎了一個漂亮的小辮子,到學校請同學們看,結果他的同學大榮君,拉著她的辮子不松手,小豆豆哭著跑去向校長告狀,校長把大榮君叫去溝通了一番,然后大榮君向小豆豆道歉認錯的故事。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小豆豆有些吃驚,因為在這之前,他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對女孩兒要友好’這樣的話。趾高氣揚的總是男孩,小豆豆知道,有的人家有好多孩子,平時吃飯也好,吃點心也好,都是先讓男孩吃的,如果女孩說了什么話,那家的媽媽就會說:‘一個女孩家,不要多嘴!’。可是校長先生卻給大榮君說,‘要尊重女孩’。小豆豆真有些奇怪,但更多的是覺得高興。”
這本書的成書年代是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作者黑柳徹子身處一個在今天的人們看來,男尊女卑之道仍然十分盛行的日本。
年幼的作者自己,對男孩子在家中受到優待也習以為常,甚至聽到“對女孩要友好”“要尊重女孩”這樣的話,會覺得奇怪,可見女孩所處的境遇的確弱勢。
而閱讀過的人們在“久遠的年代”“國外的現實”兩種情形的浸染下,也并不會那么的感同身受,自然對所謂的“女性處于弱勢”沒有什么共鳴。
02
可是,去年大火的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的遭遇,卻引發了網絡上極大的關注與熱議。
樊勝美辛苦打拼多年,出錢供應家人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把老老少少無一不照顧的周全至極。
房子她買,生活費她給,學費她付,哥哥的工作她找,甚至哥哥的違法斗毆也由她出面解決。回顧自己的生活,除了群租的房子和滿屋衣服,卻一點積蓄也無。
盡管如此,哥嫂一家,卻仍是扶不起的爛泥,逢難只靠樊勝美為他們擦屁股善后。明明自己也是有家有子的成年人,卻如同兩個社會巨嬰一般,事事依仗他人,趾高氣昂,理直氣壯。
反而被依靠的樊勝美自己,才像是仰人鼻息生活的可憐蟲,以至于在老父親病倒之后,心力交瘁,在朋友、鄰居面前,窘況畢露,再無往日樊姐的颯爽干練。
然而文學作品畢竟是文學作品。雖有故事情節做支撐,未必讓人信服,未必讓人產生真實感。反而五美中其他四女的經歷,跌宕起伏,似乎比苦情的樊家倫理劇更加好看。
可是讓人吃驚的是,電視劇播出后,在社會上廣泛引起大范圍討論的,恰恰便是樊勝美的遭遇。以至于廣大網友群情激奮,在網上呼吁,要給樊勝美打錢,甚至將這個詞匯刷上了微博熱搜榜。
既有同情心必然是因為有同理心。
心理學認為:同理心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能夠設身處地理解,由此產生共感、共情。
能夠引發社會人群如此大面積的心理換位、將心比心、慨然而動。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把握與理解如此精確,恐怕與我們周邊存在著太多這樣的樊勝美有關。
03
或許有人質疑,你所說的黑柳徹子,畢竟生在一個過分的男尊女卑的國家;樊勝美也僅僅只是文學作品中夸張的人物表現形式罷了,真實的生活中,有這樣的家庭嗎?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新聞標題似乎驗證了那句話:藝術來源于生活。
可是人性的涼薄有藝術作品也描述不出的殘酷。
江蘇的樊女士九歲時父親因病離世,母親改嫁后又為她生了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隨著樊女士嫁人生子,家庭生活應該越來越和美才是。
可是長大成人的弟弟欠下了一屁股外債,正好此時樊女士親生父親的老宅拆遷,分得了三套房產和部分補償款,樊女士念在當初老宅翻建房屋時繼父出了力,同意將三套房屋變賣,幫弟弟還清百萬巨債,又將48萬款項給予母親和繼父,希望他們有充足的金錢養老。
本以為可以重新開啟新生活了,然而你待生活如親人,生活待你如玩笑,親人待你更是冷血。不久,弟弟竟然又欠下了外債,母親再次親自登門要錢,樊女士無奈,又幫弟弟還了欠款。
黑格爾說:“歷史往往會發生驚人的重復,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劇面目,第二次則以鬧劇出現。”
哲人的話不無道理。不久之后,母親又重新上門要錢,弟弟又欠下債了!
樊女士意識到,長此以往絕不是辦法,于是堅決拒絕。樊女士的母親親自堵在親生女兒的家門口,不許進、不許出。樊女士又氣憤又傷心,母親卻又因此犯病住院了。走投無路的樊女士為了防止母親再來堵門打擾丈夫和女兒的生活,做了一個驚天的決定。
樊女士道:“我現在決定了,我回去跟我老公離婚,我把我母親接到我跟前來,我跟你兩個人過,就這個決定,絕不是氣話,這個是我以絕后患。”
怎樣的無奈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怎樣的母親才能逼得女兒離婚來應對她,怎樣的家庭才搜刮的女兒只能放棄自己的家庭與骨肉來與他們“同歸于盡”!
做樊勝美這樣的女人是悲哀的,更悲哀的是,他們生在了一個自私自利的家庭中,而毫無選擇的權利!
04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樊勝美”無法改變家人,但是能夠改變自己。
為什么把自己當做救世主?選擇做一個凡人。
為什么永遠為他人著想?試著為自己做主。
為什么在乎那些閑言碎語?開始給自己定一個目標。
為什么把過錯歸和責任都歸到自己身上?你也只是一個生活里的遠行人。
生命很長,行程很遠,做好自己的選擇,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
作者:勵未揚
公眾號:勵說未揚。龍起風塵末,虎嘯未揚時。身立三尺講臺,手執筆桿一枝,懷揣夢想一個。用聲音傳承知識,用雙手書寫文字,用夢想丈量人生!
?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