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們,成長歲月里,記憶深刻的,莫過于母親準備好的熱氣騰騰的一日三餐,那時不管是早晨,中午,夜晚都是在家吃飯,雖然不豐富,但都是干凈衛生的綠色食品,最好的年代,現在卻是一去不復返。
如今,工作餐,學生餐,都被快餐店爭取過去,雖豐富了許多,卻吃著吃著讓人,難以下咽;公司職員可以自己加點外賣填填肚子,可是苦了學生,經常問女兒,食堂遇到不喜歡吃的飯菜,怎么辦? 女兒回應是,不好吃的就餓著挨過一天,聽著真是讓當媽的那個心疼。
是啊,如今學校是把午餐權爭奪了過去,孩子在家里的時間,就是那么十來個小時,除了睡覺8小時,剩下兩餐讓父母陪伴,誠然自己之前失職,兩餐全部交給了長輩打理,女兒似乎好久沒有吃到媽媽做的飯菜,似乎母女之間,除了學習上的互動,留在她味蕾里的記憶少之又少。
2017開始改變:第一次,早起,天蒙蒙亮,起床,匆匆洗臉,來到廚房,切菜,燒水同時進行,菠菜湯,蒸饅頭,在自己生疏的倒騰中,出爐,準備好餐具,等著女兒起床。
女兒起床看到我早早的等著,再也沒有以往發脾氣的模樣,餐桌上的熱氣還在慢騰,她卻是笑的模樣,吃著我準備的早飯。
第二天,早起,天還黑著,切了大蒜和羊肉,開始炒飯,揚州炒飯其實是我家鄉的美食,但是自己卻不是很擅長,不過來回翻騰著,還是搞出了炒飯的模樣,同樣準備好餐具,等著女兒起床;女兒看到媽媽牌炒飯,還是樂呵呵的吃了下去,就著熱菜,很滿足的模樣。
明天是臘八,傳統都要吃臘八粥,以前自己逢年必吃,離開家后,好像從來沒有吃過,女兒說:“臘八了,明天買點八寶粥吃吃。”我笑了,原來傳統是知道的,但是卻被大人遺忘了。
飯后,我悄悄地問女兒:想吃臘八粥嗎?女兒點點頭,于是嘗試準備食材,綠豆,紅豆,花生,紅棗,香菇,青菜,蘿卜等,到處翻找著,洗洗,切切,全部準備好。
其實為女兒準備
的早餐,是每個母親應該承擔的責任,陪伴最重要的莫過于給從暖被窩里出來的她,用熱氣騰騰的早餐繼續溫暖她的胃,讓她在一天的開始,有足夠的能量去迎接學習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