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開始看幸福課,有關于積極心理學。感覺自己有時候可能會有些負面,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下自身吧。在這里我將列出幸福課當中比較有意思的觀點與思維模型。加上自身的見解和實踐。哈佛公開課一共有20多集,我將會就這系列持續更新,也是為了補充我自身的創作與輸出。
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源于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及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不同的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近期興起的第三勢力。
幸福課老師TAl提出的理論和應用
-**要重視內省的力量**:就這一課程而言往往需要學生在課外花費更多的功夫。運用好冷靜期,回憶再加以利用。這一點自己也感同身受,可以說有接觸很多有用的東西,但往往只是在腦海中走了一下過場。對于心理學更甚,因為你需要關注人本身。在這里TAL老師推薦《禪與摩托車修理術》這本書。
-**對于信息通常解讀要比信息本身重要的多**,信息的背后暗藏了一個信念,所以說對于知識本身它只是信息,而智慧則是對信息的變形,可以為你尋找一些積極正面的東西
-**轉變來自于問題**,我們有多久沒有像孩子一樣細心的打量這個世界了,我們的無知還沒有學會叫出他們的名字。在另一方面答案往往不是通過問問題得來,問題只是激發了你探索的熱情,而教育的本質就是要讓你不斷的發問。
-**關于移情**,人與人之間往往共性特多,所以我們在了解自己的時候,可以通過這種普遍的共性關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