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公路上的白線,躲過地上的井蓋,耳邊聽著人造風。10月2日早上七點零幾分,我騎著電車前往老董的住處,那天我們計劃去上林縣的大龍湖。
我們先騎車電車到區(qū)醫(yī)院放著,再從區(qū)一醫(yī)院坐公交到金橋站,買票前往上林。到了上林,吃了個煲仔飯,味道還行,就是一起煮的土豆有些餿。吃完之后,回到客運站坐公交車前往大龍湖。我以為一切就是這么順利。
可是車到了西街的時候停了,叫我們上另外一輛公車。車開到了大龍湖路口處,同樣的事情發(fā)生了,我們又下車上了另外一趟公車。感覺像是被賣了豬仔一樣。
這一趟公交車直接進到大龍湖邊上,峰回路轉的那一刻,車上擁擠的人群發(fā)出“哇哇哇”的驚嘆聲,這是因為轉過山之后大龍湖就出現(xiàn)在眼前,豁然開朗,讓人心曠神怡。轉了那么多趟公車的郁悶心情早已拋諸腦后。但是,下車之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下了車,旁邊有一棟樓,是售票處和管理處。我們進去看了船票和路線,五十元每人,路線是繞著大龍湖的各個小島轉一圈,時長一個鐘左右。
我去上船點看了看,一艘船坐二十個人左右,座位是塑料椅子。頓時感覺不好,湖水渾濁,旁邊有人在洗韭菜,一些賣吃的擺在旁邊過道。商量過后,為了省錢,我們沒坐船,就沿著過道往里走,走了沒多遠,看到了一個洞口。
一開始我以為是要收門票的,走進看了才知道只是建起了一堵墻,留著一個門口走進去,這狀況估計是收門票的業(yè)務還沒發(fā)展起來,可能是人少。
走進山洞,遠遠有亮光,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就循著光走去。那是另外一邊的洞口,洞口出處是砌好的堤壩,攔著湖水。堤壩下面居然是一個天然的溶洞,鐘乳石倒掛著,時不時滴下一些水滴。洞里陰涼有魚腥味,聞著讓人不適。
對面的那座山也有一個洞口,可是這邊拉警戒線攔著,有人站守,不讓游客過去。
我們沿著砌好的石階走下堤壩參觀溶洞,體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直往里走還有好深,游客稀稀落落。我想起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
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們一直走到?jīng)]有亮光又陡峭的山洞深處才止步,坐在陡峭的小高坡的大石頭處,看著下面黑乎乎的景色,我想走下去看看的,老董說不要去了。
我們走了也蠻遠的,想著還要趕回市區(qū),我也就不打算再走進去。于是,我們倆一人喝了一瓶紅牛,我還磕了一些瓜子,這才往回走。
來的時候坐公車感覺不是很遠,所以回去的時候我們決定不去擠公交車,因為擠公交的人還是蠻多的。
走了差不多半個鐘才到我們轉第三轉的地點,但是沒有公車出去啊!問了一下路,開車師傅說去外面那個三叉路口等候,我們倆走出去在路口見到了在車站坐那趟公車來的時候坐我們前面的那兩個女孩子。
說起這兩個女孩子,我們在來的中途有個女生穿著長T-shirt,外面套著一件網(wǎng)衫,著短褲,手提袋子和手機,頭發(fā)染了金色。我看著她背影挺著迷,她們倆也為之側目。那一刻,我才知道女生看到漂亮的女生也是會側目的。她倆其中一個穿著黑衣白短褲的女孩看了之后對旁邊那個穿著黑白條紋間隔裙子的女孩說了些什么,我沒聽清。后來,那女生在白圩路口下了車。那兩個女孩和我們繼續(xù)擠上了另一趟公交。
看起來,這兩個微胖的女孩子等了蠻久的車。旁邊有一輛警車,她們實在等著久了吧,就跟警察帥哥說能不能送她們出到西街搭車回縣里。警察帥哥說了句什么,我隔得遠聽不清,他看了看我們這邊,我就說:“那我們呢?”
然后那兩個女孩笑了笑。警察當然沒送她們。
過了不久有兩對情侶走來路口等車。那倆女孩開始攔看到比較空的過往私家車,還真別說,被她們攔到了一輛七座的車。她們詢問過后,那個黑衣白褲的女孩喊到“兩位帥哥”,其中一對情侶想過去,但是我們倆怎肯放棄機會,立馬跑過去,那對情侶也知道不是叫他們,所以止步了。
我們四個上車后,車內坐著兩個小孩子,小男孩五歲左右,小女孩三歲左右,司機是他們的爸爸,他說他是要回賓陽的,今天開車帶著小孩來看看風景。
和我們一起上車的兩個女孩說在大龍湖看到我們好幾次,她們坐了船,感覺不是很好玩。白褲黑衣的女孩是本地人,另一個是她朋友。
她們說到前一天去游玩的地方,一個叫做下水源的景點,離縣中心不是很遠,水很涼,可以游泳。然后白褲黑衣的女孩幫司機的女兒綁了頭發(fā),小女孩從后座走上來跟她哥哥一起坐,我和老董擠一個位置,然后拿出果凍給這兩個小孩子吃。一路上氣氛倒也蠻融洽。
到了縣中心,我們要下車了,原本想給一些油錢的,司機說不要,然后我就拿我買的兩大包蛋黃派分給了他的兩個小孩,下了車道了謝。
我和董老師打算住一晚,明天再去另外的景點,不然感覺白來了一趟。和那兩個女生一起走到了一個岔路口分開行走了,沒有問兩個女孩的聯(lián)系方式。有些后悔,因為問了的話后來還可以還問問路?????
當天好多人住宿,美團上問了幾家都沒有空房間了。我們倆走了好久,又進去問了幾家,都是滿客的,到后來終于在一家騰龍賓館找到了住所。
第二天,我們一早起床,排隊吃了碗扣肉粉就去搭乘公交車前往茶場,因為要從這里才能去到下水源。
我們下了公交走上盤山公路,看到標識牌說是只有六公里,我們卻走了三個多鐘才到目的地。路上有一處山泉流經(jīng)地,有人拿桶來裝山泉,水清林密,鳥叫聲幾乎沒有。走到一半的時候還有一個“法性寺”,我們上去上了幾柱香。
幾個小孩子在那里玩耍,我走進去站在臺階下看了一會兒,恰巧碰到做了法的和尚從階梯上下來,還有一群人游客剛從臺階上的廟里出來,估計是來這里祈禱吧。我和那和尚四目相對,看到了他眼神里的功利性。
(>﹏<)
又走了好一段路,才去到下水源處。從橋上往下看,大人和小孩都在玩水,還有一些燒烤攤擺在橋上,我們倆先吃了一碟粉炒粉,一串雞尖和一串雞爪。這才開始去玩水。原本想去下去游泳的,但是設施太過簡陋,連換褲子的地方都沒有,只好爬爬石頭,往水源上走,拍了一些照片,算是一種儀式一般。
下午兩點左右才坐車出去,花了十幾二十分鐘,有車就是好!
坐車出到入口處也就是茶場之后,后來的事情是,我們在等公交車想去客運站坐車回市區(qū)的時候,遇到了四個人要回市區(qū)的,而她們攔了一輛七座的車,我們倆就一起跟他們回來了。
晚餐去傣妹火鍋吃了一頓,還在市中心喝了一杯奶茶。之后,回到區(qū)醫(yī)院拿我電車,收費的收了我五元錢!我問他為何這么貴,他說放了一夜加兩個白天,過夜是三元,加起來就是五元。對此,我很好奇他是怎么知道我的車是放過夜了的,因為他也沒有電子系統(tǒng)刷卡記錄,只是拿到我給他的卡就知道我的是過夜車,好神奇!當時很想問他是怎么知道的,但卻沒問。所以這個謎團不知何時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