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jié)這一天,雨霽的天空中,云彩淡淡,晨曦噴薄欲出。
院校舉行的以“冬季送溫暖”為主題的公益活動正式啟動。十多個小組成員整裝出發(fā)了。同學(xué)們按照院校所預(yù)先設(shè)定的方案,以班級為單個小組的形式,將分別奔赴全市范圍內(nèi)的十多個養(yǎng)老院,去探望并幫助那些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大一”電子信息科學(xué)與技術(shù)專業(yè)班的班長施曄同學(xué),帶領(lǐng)班上的二十多名同學(xué)乘車來到了一家名叫“愛心養(yǎng)老院”的地方。
此院不大,比較偏僻,毗鄰市郊區(qū)。放眼望去,養(yǎng)老院四周,呈現(xiàn)出冬天特有的田園風(fēng)光,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畫。這里環(huán)境清幽,山明水秀,空氣清新,令人感覺神清氣爽。
這的確是一個養(yǎng)老的好地方。
院子里只有二十幾位老人,大部分是從農(nóng)村來的孤寡老人。
施曄給養(yǎng)老院里的負責(zé)人張馨阿姨出示了院校的公函。院長張馨熱情地向同學(xué)們打招呼,她滿臉笑容地望著大家說:“孩子們,熱烈歡迎你們的到來!”
同學(xué)們按照預(yù)先設(shè)定的思路,并征得張院長的同意后,在施曄的臨時安排下有條不紊地忙碌了起來:有的打掃衛(wèi)生;有的晾曬棉被和衣物;有用洗衣機清洗衣物的;有扶著老爺爺走路鍛煉身體的;有的在陪老人話家常;有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揉揉腰的;有的在給老奶奶洗頭發(fā);有的則在幫老爺爺老奶奶掏耳屎、剪指甲…
上午,和煦的陽光透過養(yǎng)老院旁邊的桂花樹和梅花樹,灑滿了院子,照在人們的身上,倍感溫馨和舒坦。偶爾一陣微風(fēng)拂過,整個院子里彌漫著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大家呆在院子里,邊曬太陽邊做著活兒,相互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其樂融融。春花盛開在同學(xué)們的臉上,溫暖送進了老人們的心里。
在一個房間里,只見一張床上躺著一位全身癱瘓了的老爺爺,易陽正在給他做按摩,旁邊的方蕾則在給老爺爺掏著耳屎。
“爺爺,您感覺舒服嗎?不痛吧?”方蕾邊掏耳屎邊問。
“耳朵感覺聽得更清楚了,好舒服喲!謝謝你,閨女。”老爺爺有些難為情地瞧了一眼她掏出來的耳屎,繼續(xù)慢慢說道,“這里的正職工作人員少,只有兩個人,工作量很大,忙不過來,非常辛苦的。”
“怎么不多請幾位呢?”易陽邊給他按摩邊問。
“哎!說來話長。這是一家私人辦的養(yǎng)老院,非營利性的。老人們的日常生活開支、醫(yī)藥費等,大部分是張馨老板自己貼補的。國家補給的費用是遠遠不夠的,個別的愛心人士贊助一點。”老爺爺似乎有些累了,喘著氣緩緩地說,“這樣的經(jīng)濟條件,就更加談不上多請工作人員了,低工資是找不到工作人員的。再說這里像我這樣的重病患者,需要接屎接尿,活兒又臟又累,又有誰愿意做呢?張馨院長有時只好既當院長又當護理人員的,日夜加班干,我的心里很疼啊!有時候我就這樣一個人想啊,閻王爺,您怎么不把我早點帶走啊,我這樣活著,不光是自己活受罪,也讓別人跟著受罪啊!”
方蕾知道護理癱瘓病人非常辛苦,對于這一點,她深有體會,因為她親自動手護理過自己的父親…
“爺爺,您就別太自責(zé)了,自己要堅強些!”方蕾聽后有些傷感。
“直從老伴去年走后,我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老人渾濁的眼睛里涌出淚花,一臉凄然,他緩了一口氣,略停了停,又慢慢地說道,“她在時,我們兩人還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互相照顧。現(xiàn)在,我全身癱瘓了,無兒無女的,多虧張院長收留了我。要不然,我早在鄉(xiāng)下的屋子里變成白骨一堆了,死了也沒人知道。她就像我的親閨女一樣照顧我,我很感激她…”老人說完哽咽起來。
“張院長真是一個好人啊!”易陽被他的話所感染,感嘆不已。
“是世上少有的好人。”老人接過話,“孩子,你學(xué)過按摩嗎?”
“是的,爺爺。有一年暑假,我父親不慎被摔,從此癱瘓在床。剛開始時,請了一名醫(yī)生在家里給他做了一周的護理,趁此機會我跟醫(yī)生學(xué)了一點按摩的技巧,想不到把父親的病也給按摩好了。”易陽很得意地笑著說。
“難怪你的動作這么熟練,現(xiàn)在我渾身上下舒服了許多。謝謝你!孩子。”老人說完突然有些傷感起來,“有兒有女有多好啊!”
方蕾掏完耳屎后,又開始給老人剪手指甲。
…
院子里,陽光明媚。劉斌正在給幾位爺爺奶奶讀報紙,講解國家如何關(guān)心老人,如何重視養(yǎng)老服務(wù)事業(yè),如何讓老人們安度幸福的晚年…
“感謝黨和人民對我們的關(guān)懷與照顧…”一位八九十歲的老奶奶邊聽邊無比激動地說。
…
劉斌旁邊的覃櫻正在給一位老奶奶洗頭發(fā)。
“奶奶,水燙嗎?”覃櫻用自己的手摸了一下臉盆里的水,感覺溫度差不多后,把水淋在那位奶奶的頭上問道。
“剛好,不燙,”老奶奶低著頭,滿頭銀發(fā)滴著水,“謝謝你,閨女!”
“不用謝!奶奶。”
冬天的陽光下,臉盆里熱氣騰騰,覃櫻蹲在地上認真仔細地給奶奶洗著頭發(fā)…
施曄與一位同學(xué)在張院長的倡議下,在給每一位老人測量血壓。
“大爺,您喜歡聽收音機?”當他倆在給一位躺在床上的老人測量血壓時,發(fā)現(xiàn)他的枕邊放著一個收音機。
“是啊!有時聽聽新聞,聽聽以前的革命歌曲,蠻有趣的。只是…”老人望了望他倆帶著遺憾的口吻說,“可惜它壞掉了。”
“您怎么不告訴我呢?我把它帶到外面去修一下就可以了。”這時張馨院長走了進來,聽到后微笑著對老人說。
“您太忙了,張院長。我不想再給您添麻煩…”
“院長,您這里有小螺絲刀嗎?”施曄手拿著收音機看了一下,微笑著說道,“讓我來修一下吧!”
“有,我這就給你拿去。”張院長轉(zhuǎn)身離開。
施曄把測量血壓的工作交給了另一位同學(xué)去做,然后拿起院長遞給他的工具,專心致志地開始修理起收音機來。
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收音機就被修好了。
“謝謝你!孩子。”大爺聽著新聞滿臉笑容開心地說。
“大爺,不用謝!”
…
一位身材高大、健壯硬朗、精神矍鑠的老漢,身背著魚網(wǎng),手提著一個大魚簍,帶著肖宇向離養(yǎng)老院不遠的魚塘走去。
“大伯,我來給您拿一件工具吧!”興致勃勃的肖宇跟在他的后面,希望能幫一下忙。
“小伙子,工具臟兮兮的,別弄臟了你的衣服。”
“不怕,臟了可以洗嘛!”
“那好,你就幫我提著魚簍吧!”老漢止步轉(zhuǎn)身把魚簍遞給了他。
只見老漢健步如飛,肖宇緊跟在后面氣喘吁吁。
“大伯,您在這里干活多少錢一個月呀?”
“我也是養(yǎng)老人員中的一個…”
“您這么年輕就開始住養(yǎng)老院了?”肖宇提著魚簍跟在老漢后面快步走,喘著粗氣,帶著懷疑的口氣問道。
“我已滿七十五歲啦!你應(yīng)該叫我大爺呢!”
“我還以為您剛六十出頭呢!”肖宇小跑幾步跟上老漢,感到十分驚訝。
“你知道嗎?我的母親去年就是在這個養(yǎng)老院里過世的,享年九十八歲…”
“哇!真高壽呢!”
老漢一路上滔滔不絕地向肖宇講敘起他過去的經(jīng)歷:
他沒有老伴,至今單身未婚。一是因為他在幼年時,父親就早早過世,家里貧窮;二是自己年輕時不懂事,不聽母親的話,喜歡賭博,把錢輸光了。后來自己懂事了,但年齡又大了,沒有女人能看上他…
他繼續(xù)說道:當時自己迫于生計在外打工,無法照顧年邁體弱的母親。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把母親送到了張院長這里,每月寄點養(yǎng)老費過來。是仁慈善良的張院長不厭其煩地幫助我照顧母親近五年。
母親生前曾多次在我跟前夸贊張馨院長是個熱心腸,她樂善好施,是個實實在在的大好人啊!母親要我趁身體好,自己有干活兒的力氣時,多幫她在養(yǎng)老院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記得感恩。
老漢還說,張院長要給他開工資,但被他拒絕了。他認為,如今這個養(yǎng)老院就是他的家。只是在他的心里,一直有個愿望,那就是她能給自己養(yǎng)老送終…
他們倆邊走邊說,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一個魚塘邊。
一眼望去,魚塘一望無際,面積足有二十多畝,是張院長家承包的。除開承包費,余下的錢用來打理養(yǎng)老院。
這個魚塘近兩年來,主要由大爺負責(zé)打理:給魚喂食、防病、魚塘殺菌消毒、網(wǎng)魚、賣魚…他還喂養(yǎng)了幾頭豬、十幾只鴨、二十多只雞…用來補貼養(yǎng)老院里的部分開銷,同時還可以改善老人們的日常生活飲食等。
“這么多的活兒,你一個人忙得過來嗎?”肖宇聽后頗有些驚訝地問。
“有體力的老人,都會過來幫忙 。不能干重活兒的就自己找一點輕活兒做。每天勞動一下,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有好處,大伙兒都明白這個道理,都愿意自覺地找事做。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幫張院長減輕負擔(dān)。”老漢的話音剛落,只聽“撲嗵”的一聲,他迅速地撒下了網(wǎng),邊拉著網(wǎng)繩邊瞧著魚塘說,“今兒這手上網(wǎng)繩很沉,一定有大魚。”
肖宇目不轉(zhuǎn)睛地瞧著老漢緩緩地往回收著魚網(wǎng),不時有魚碰擊著魚網(wǎng)。接著又見他慢慢地把魚網(wǎng)拖到塘邊,卯足了勁用力地提了上來。
“好大好多的魚啊!”肖宇興奮地大聲叫著。
“這一網(wǎng)魚不算多的,”老漢把小魚放回魚塘,把大魚放進魚簍子里,“魚多的時候,一個人是提不起來的,需要兩到三個人才行。”
“這近一尺長的魚怎不賣?”肖宇看見老漢把魚又放回魚塘,有些不解地問。
“像這條魚只有兩斤多重,明年這時候就可以長到六七斤,價格翻兩倍呢!”老漢拿起一條魚給肖宇看,后放入魚塘,接著他又拿起一條魚說,“像這條魚有七斤多重,肉鮮味美,能賣一個好價錢。”
…
李華正在和一位老爺爺在太陽底下興致盎然地下著象棋。
“將軍!”老爺爺突然跳來一個臥槽馬。
“爺爺您真厲害啊!”只走十幾步棋就輸了的李華,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滿臉通紅羞愧地說,“爺爺,我不是您的對手,嘿…”
李華平時只是偶爾在網(wǎng)上玩過象棋,對它的興趣愛好不大,從來沒有認真地研究過。
這位老人熱情又認真地給他說了許多下象棋的技巧,李華不斷地夸獎他,老人聽后樂呵呵的,感到十分高興。
…
一個多小時后,肖宇與老漢抬著一簍魚回來了,放在院子中間。
“啊!好大的魚!”
“好鮮的魚呀!”
“噢!魚還在蹦跳呢!”
…
同學(xué)們和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們都紛紛好奇地走過去圍著看,連連發(fā)出感嘆聲。
“同學(xué)們,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我特意派人打來新鮮魚來招待你們,讓你們陪著爺爺奶奶們一起過一個快樂的新年吧!”張馨院長走出來笑容可掬、熱情洋溢地對大家說,然后自己鼓起掌來。
老人們也都笑呵呵的跟著她鼓起掌來。
同學(xué)們互相望了望,都感覺有一點不好意思。
“在此我代表全體同學(xué)謝謝院長的盛情厚意,也謝謝爺爺奶奶們!”這時,劉斌對施曄和同學(xué)們點頭示意了一下,邊鼓掌邊說 。
同學(xué)們也跟著鼓起掌來。
時間過得真快,已近上午十一點。大家興高采烈地協(xié)助工作人員忙做中餐:擇菜、洗菜、切菜、清洗各種餐具、擦桌子板凳,忙得不亦樂乎…
在吃飯之前,按照張院長的慣例,要先給躺在床上的病人喂飯。
“爺爺,您吃飯吧!”方蕾端著飯菜,與易陽一起來到先前照顧過的老人床前。
“我,我不想吃。”老人輕輕地、有些吃力地擺了一下頭,望著她和易陽緩緩地說,“你們倆先去…吃吧!”
“爺爺,您的身體太虛弱了,還是吃點東西吧,補充一點營養(yǎng),精神就會慢慢好起來的。”方蕾望了一眼易陽,“你把爺爺扶起來吧!”
易陽好不容易把老人扶坐起來。
“這魚湯很鮮。”方蕾舀了一勺子湯,用嘴吹了一下,慢慢地喂進老人的嘴里,待他咽下后問,“爺爺,燙嗎?”
“不燙,好…好喝。你們真是…真是好心的孩子。”老人喘息了一下說道,渾濁的目光中滿是感激。
易陽扶著老人,方蕾喂魚湯,老人樂滋滋地喝了多半碗。
“喀、喀喀喀…”老人被魚湯嗆了一下,咳嗽起來。
易陽趕緊給老人捶背。
“爺爺,您好一點兒了嗎?”方蕾很著急地問。
“孩子,沒…沒關(guān)系,喀!人老了,就是…這樣的。”老人邊說邊不斷地咳嗽,“喀、喀…”
“大哥,你今天表現(xiàn)不錯哦,喝了一碗魚湯。”這時,一位老奶奶走進來笑著絮叨起來,“我昨天給你喂雞湯,你沒有喝一口…”
“我…我看到孩子們…高…高興。”老人滿臉笑容而又吃力地說,“妹…妹子,謝…謝你的關(guān)照。”
“你就好好休息吧!”老奶奶邊說邊朝易陽做了一個手勢,“孩子,他不能吃了。把他放倒在床上,讓他休息一下吧!”
易陽小心翼翼地扶著老人讓他慢慢地躺下來,蓋好被子,與方蕾離開了房間。
施曄和李華給另外一位臥床老人喂著飯菜。
…
隨后,同學(xué)們和老人們一起聚餐…
餐后,同學(xué)們爭先恐后地幫助工作人員清洗碗筷,清理餐桌,整理曬干后的衣物,為老人們鋪床被…
下午兩點多鐘,大家一一與老人們告別。
“院長,謝謝您的盛情款待!”劉斌拿出五千元錢,塞到張院長手里,“這是同學(xué)們的一點心意,請您收下吧!”
“孩子,這可使不得。”張院長用感激的目光望著劉斌鄭重地說,“你們還在讀書,沒有工作,這錢是你們的生活費啊!不能餓著肚子上課啊!”
劉斌見張院長堅決拒收,只好說出自己的本意。張院長見他十分誠懇,只好收下了。
“爺爺,爺爺。”方蕾想與床上的老人說一聲再見,走進房間來到老人的床前。
“孩…孩子,快叫…叫院長…”老人瞪著渾濁的眼睛,用微弱的聲音哽咽著說。
“院長,院長…”方蕾見狀大驚失色,邊哭邊大聲地喊了起來。
聽到方蕾的哭喊聲后,大家都涌了進來。
“叔,您還好嗎?”張院長大步走過來,握著他的手。
“好…好閨女,謝…謝您的…照顧,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也要…報答…”老人閉上了眼睛,安詳?shù)仉x開了人世。
“孩子,別傷心了,老人是笑著離開的,他感到幸福。”張院長見方蕾在傷心地哭,安慰她說,“前幾天醫(yī)生已經(jīng)對我講過,他的生命可能就在這一兩天會停止。今天是他在紅塵中的最后一天,他駕鶴西去享福了。”
“愛心養(yǎng)老院”里一時忙碌起來。
...
同學(xué)們帶著五味雜陳的心情回到了院校:歡樂、同情、哀傷、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