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開放實施,似乎越來越多的家庭都自發自愿的響應了國家的號召,下到90后,上到70后,大家都在為二胎政策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男權思想依然存在,甚至在多數家庭依舊是男權作為主導的情況下,這些二孩的出生,有多少是女士們自愿完成的呢?
小菁算是我知道的比較悲催的二胎媽媽,用她的話說,她似乎變成了男方家庭的一個生育機器,而不是作為一個跟他們有平等地位的一個人而存在。
自從二孩政策開放以后,從她的婆婆到她的老公,甚至到男方家里的每一個人,每天都在各種給她施加壓力,起初,她是很排斥的,因為他們的孩子才剛剛上幼兒園,可以說在各個方面都是需要有人加以照顧引導的年紀,她實在是騰不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去生下第二個孩子。
可是這個理由迅速的被駁回了,她婆婆特別強勢的跟她說,孩子也不算小了,每天上下幼兒園我去接送就可以,而且孩子的吃飯照看這些方面她也都做得來,小菁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去養育他和他兒子的第二個孩子。
但是,小菁依舊是不甚情愿的,她說,平時的生活起居她自然可以不去操心,可是她的婆婆公公向來對孩子都只會一味的寵愛,可以說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但是這話她終究沒敢當著婆婆的面正面說出來,無奈之下她便私下里去跟自己的老公商量,她幾乎跟她的老公說遍了她能想到的理由,包括她們的經濟能力目前還支付不起撫養第二個孩子的費用等等。
而且兒子現在還小,第二個孩子出生之后,他們必然會對他有所忽略,包括在教育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方面也無法對兒子進行細致周到的引導,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而且在這是否會激發兩個孩子的矛盾問題方面也是無可預知的。
她本以為她的老公會跟她站在同一立場,但是聽完之后,她老公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當初娶你的原因之一不就是能給我生個孩子么,而且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多生一個給兒子做個伴也不見得是個壞事兒啊。
最終,在重重壓力之下,她還是要了第二個孩子,可是,她說,要二胎的時候已經30幾歲,明顯感覺身體并不如以前那般好了,但是每次她說的時候,男方家里永遠是一句:都已經生了一個了,應該沒什么大問題,不用跟第一次懷孕的時候那么矯情。
而且,懷孕期間,做飯打掃等一應活計仍然是她的工作,她老公回來便說上了一天班累得很,而她因為懷孕的關系,在單位并不會被安排什么很累的工作。
后來孩子出生了,因為婆婆忙于照顧老大,所以孩子幾乎是全程都由她來看,而漸漸的她發現他們的兒子也變得沉默起來,甚至時不時的便會問,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都很久沒有抱過我了之類的問題。
可以說,隨著二孩的到來,她的生活變得一塌糊涂,她開始后悔,當初為什么態度沒有強硬一點,甚至因此她一度想過離婚。
其實,我覺得,二孩政策的開放,對那些老大已經有獨立思想,而且家境殷實的家庭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對于孩子還未完全懂事,家境也不是很好的家庭來說,卻未見得就是一件好事。
可以說,我們現在的女性,大部分都是能夠經濟獨立得了,對于男方的步步緊逼,我們完全可以勇敢的說不,生孩子是我們可以自發選擇的一種行為,被迫的接受二孩政策,對自己對家庭對孩子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權不去做男權思想的傳承者和牽線人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