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 ? ? ? ? ? ? ? ? ? ? ? ?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狗咬狗。
魚叔有提到這部電影以后,就一直想著要看,不可否認的是,我是被名字吸引了。看完覺得,這是陳冠希演技的巔峰這個評價真的是妥妥的。上一次看他的電影還是無間道了,雖然只是個轉身說再見的背影,還是有被帥到。
這個里面,總共的臺詞也沒幾句,也許是柬埔寨話說不來?我倒寧愿相信是劇情需要。
電影一開始就是血腥味,一兩分鐘的時間,死了四個人。干脆利落,能一槍解決,絕不迂回。殺人的前一秒,也銘記浪費可恥原則,完了還能順手來一個燒賣,嗯,看著挺好吃的樣子。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很驚訝,驚訝于能死里逃生。后來,我才懂得,他有一種貌似是與生俱來的,優于尋常人的,對危險的直覺,而且也能抓住對方所有情緒上的,身體上的致命點。可是,哪里來的與生俱來,所有反射弧的完美作用都是精神的高度集中,而他,不集中的的話,路有千萬條,唯獨沒有生路。
接下來的逃亡路,也讓人一度驚訝于那種生命力,哪怕有一線生機也要去試,嗯,沒有生機也要去闖,染著一路的血,遇見了她。不算美,羸弱又可憐,被關在垃圾集中場的小房子里,不見天日,算不上舉目無親,收到的惡意卻不比舉目無親少,因為,這惡意是親人給的,想要的未來,只是逃離。當他遞給她褲子的時候,不被觸動是假的,就像開在黃泉道上的花,漫天血色里,白的灼心。
電影另一道主線是身為警察的阿偉,一開始就是戾氣深重,為著抓到壞蛋,能罔顧一切。他最敬愛的父親,人人眼中的大英雄,卻是他不顧反對死命當上警察抓到的第一個罪犯,這種沖擊,與之前看到的小說里面,面對著從來以筆桿論英雄,不懼任何阻礙的記者父親被以受賄逮捕,仍能坐在考場答完最后一題才去認尸,認那個名譽掃地,潦倒死在監獄的父親的情節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那種由一個人給予的信仰被同一個人生生踩在腳底的沖擊太重了,那么多的憤懣無處訴說,只能用來打擊壞蛋,為此寧可無所不用其極。里面他拷問犯人蹤跡的時候,別人忍無可忍說的話便是,找人找人,你先找回你自己吧。
是的呢,因為帶著情緒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帶著情緒對待你。尼采有說過一句話,你在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不是嗎,當你眼中只有罪犯,那么,你可能下一步就和他們一樣了。
當然,他最終手上還是染了血。
父親終于醒來,從他的槍口下醒來,二人都不愿相見,以為有的是話要說,以為有的是余下的人生要一起走過,可是人吶,肉眼可見的未來是經不起一點風浪的,所以,當父親在獄中割腕自殺,為的那么一點不能釋懷而沒有提前原諒,是不是,悔不當初。大痛大悲之下,那點耿耿于懷,渺小的看不見。父親中槍時的回眸,竟耗盡了后半生的情緣。
人性最大的較量出現在,他帶著她走上了逃亡路,奔著那個手牽手的兩個小人的藍圖去找船,可是,明明生機就在眼前,最終還是調轉了車頭去了醫院,因為她快要死了,在一眼能看到的想要奔赴的前方里,踩了剎車。在這里,警察為了抓住他,終于突破了正義的底線,拉了無辜的人陪葬,她那么弱小,還快要死掉,還是承受了穿著制服,代表著正義的人的暴力甚至是槍口。唉,人與狗,傻傻的要分不清。
臨近結局,他總算帶著她回到了他心安的地方,哪怕那里充斥著分分鐘有人死掉的氣息,但是,天大地大,總歸那里才是他心安的地方,只要有命,就能活的地方。可是,那里不要他了,因為他沒有價值了。走上的流亡之路,其實是很好的一段人生路,那么平靜祥和,沒有一絲絲血腥味,幾乎要有一種不真實感了,只是,天色太昏沉,終歸是要有大雨來的。
結局,他劍走偏鋒為的是求生存,卻是求了到下下簽,其實這也好過惶惶不可終日的去過那偷來的半生安。終于是都死了,應了一句話,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活的像狗,非我所愿。
最后,終歸死的不那么像狗了,可是,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