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喜歡席慕容的一首詩,《一棵開花的樹》。
第一次讀的時候,只讀出了求而不得的傷感。記得當時大概是我高二的時候吧,文科生總是會有那么幾本課外書,然后互相交換著看,其中就有一本《席慕容詩集》。少女情懷總是詩,半大不大的年紀總是會有一種錯覺,你喜歡的總是能得到的。于是在一個陰雨天看到這首詩的時候,一點代入感都沒有,是在旁觀別人的故事。那個人真傻啊,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只換來了一次路過,也許還有一絲驚艷,一個回眸,但卻連駐足都沒有,值得嗎?當時的我是覺得不值得的。
當然不值得啊,你為他做這么多他卻一點都不知道,你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也許你根本不求回報,但在午夜夢回的時候總還是會有一點奢望的吧,就在你奢望的那一瞬間,你不會覺得自己很可憐嗎?在佛前求了五百年,這五百年能遇到多少開心的事兒,見到多少有趣的人,欣賞到多少美麗的風景啊。
現在的我再讀這首詩,只覺得她真勇敢??!不是誰都有勇氣去追求一個不明朗的結局的。現在的我長大了,也許離成熟還差點,現在的我變得瞻前顧后,做事情首先會預設結果,會先把最壞的結果放到面前,看自己是否承受的住,然后再去付諸行動。我說不上這樣的自己是好還是差,我只知道在一刻,我無比羨慕她的勇氣,這也許恰好是我缺少的,也或許,我羨慕的是她有一件可以讓她這么有勇氣去花費這么大力氣去做的事,有一個她愿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人。
我今年24歲,我還是年輕的吧,需要不計后果的努力一把的,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也許許多話到嘴邊還是說不出口,但我想,至少得讓遺憾少一點,再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