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參加的一個社群,要每7天更新一篇文章,不知為何,他有兩個月每更新了,給自己找的理由是:? 忙!
為此,他可能要付出一些代價。
想想剛開始一個班級77人開班儀式上的時候大家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勵志要寫7年,最少7天寫一篇,七年之后去南極。
當初的口號朗朗上口: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
3年過去了,77人的一群人走丟了41人,班級群顯示36人。從每次交作業(yè)發(fā)群里上下樓的評論也變成只有幾個人發(fā)作業(yè),再也沒有了作業(yè)雨,更沒了評論。
雖然他還在班級群里,但他自動的把自己劃到了走丟的41人之上,因為他作業(yè)已經(jīng)兩個月沒交了。
幸運的是,他最近看了一本有關成長的書。書中作者的時間軌跡出奇的跟他相似,同一時間大學畢業(yè),同一時間開了公眾號,同樣喜歡寫作……
唯一不同的是,三年后的他倆,一個是作者,另一個是讀者,后者眼里滿是羨慕,心里想著:我還是三年前的那個自己
羨慕者的腦海里滿是悲哀: 他本可以,偏偏他沒成為三年前希望的那個自己
拿不到結果的高效,是最大的懶惰
他喜歡看書,也喜歡寫作(自己認為的)也不知什么時候成了口頭禪,書沒有改變他,寫作也是如此
他常常安慰自己說,書沒能改變自己,是因為看的不夠多,所以努力看更多的書;寫作沒能改變自己,這是真的,確實沒有寫出好的東西出來,更何況斷斷續(xù)續(xù)的。
計劃總是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的瑣事打斷,意志力也不是特別好,屬于常立志,不長志的那種人。
他總是犯了一個巨大的心理錯誤:
一直以為在小事上對有些事物讓步無關緊要,待到重大時刻到來時,他會重新行使卓越的意志力。然而現(xiàn)實并非如此,到了重大時刻,他卻徹底喪失了意志力。
還好,他長久灌溉之花雖然開有點慢,但畢竟還是開了。
他一直以為自己看書沒改變,是看的書不夠,現(xiàn)在通過看書有了一點點改變,不知是閱讀的積累還是最近看到的這幾本書來的比較遲,他自己思考了好久,始終沒能找到答案
結果自律
以前以為的自律就是計劃的時間做完事情就可以了;現(xiàn)在的他懂得了結果自律,自律是對結果負責,不是過程,過程只是手段。自律,就是能交付結果的人。
原則
其實生活其實沒有大事小事之分,所有事物都有著相同的價值。? ??
刻意練習
人生所有的美好的結果,都不是自然而然的發(fā)生的,而是刻意練習的結果。如果想要持續(xù)成長,那么每天都要刻意拿出一部分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閱讀本身沒有意義
閱讀本身沒有意義,閱讀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踐行才有意義,學到什么,就拿到生活中試一試,去教一教,才能明白文字所表達的真正含義。
你現(xiàn)在所看到的,就是他最近看書所交付的結果。
感謝他!學會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