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奧德薩
有一位年青人,我并不認識他,我和他相距七千多公里,但是我心中一直放不下他。特別是天冷的時候,我更不放心他。
立冬那天,我心里在想,冬天來了,不知道他現在怎么樣了?
冬至那天,我更不放心他:交冬數九了,更冷的天氣要來了,不知那孩子現在怎么樣?但愿他能過上溫飽、太平的日子。
他是誰呀?他是奧德薩街頭的一位年青的音樂家……
奧地利的維也納,是音樂人的圣地。
而烏克蘭的奧德薩則是音樂家的搖籃。
世界著名的國立奧德薩音樂學院,就在奧德薩市。
奧德薩有古老的、世界一流的歌劇院、芭蕾舞劇院。
去年冬天,春節前,有幾位中國學子,在國立奧德薩音樂學院參加博士生畢業考試。此時,臺灣作家、企業家杜美賢先生,在奧德薩考察市場、收集寫作素材、收藏藝術品。她特地趕到奧德薩音樂學院,為這些參加博士生畢業考試的青年音樂家加油,和這些遠離故鄉的青年學子一起渡過中國的農歷春節。
杜美賢先生發給我她在奧德薩拍攝的一些視頻、照片、文字。其中有一段視頻,記錄了一位年青人在天寒地凍的奧德薩街頭,拉小提琴,賣藝,……
這一段視頻一直在我的心里,我忘不了。我一直把這段視頻收藏在手機里。盡管我的手機里空間很少了,經常要刪除一些內容,但是這一段視頻,我不忍刪去,我一直保留著。
奧德薩在海邊上,冬天很冷,海風陰冷刺骨,有條件的人家,室內要開著暖氣,燒著壁爐。在戶外的人,要穿著厚厚的皮毛的、羽絨的防寒衣服。
而這一位年青人,在天寒地凍、行人稀少的街頭路邊,拉小提琴,他腳下的琴盒打開著,希望有人放一點錢進去。
從視頻上看,他的衣服穿得不多,沒戴帽子,沒戴手套,鼻尖被凍得紅紅的……
他穿得少,一是為了方便拉琴;更是敬業,是對職業規范的自覺遵守;也是對聽眾的尊敬——這是職業演奏家,在正式演出時,展示舞臺風度的需要。雖然此時此地,并不是音樂會的舞臺上演出,但專業的職業素質、習慣,使他這樣做。
他的鼻尖對著琴頭,琴頭對著左腳尖。他的琴弓在運弓時,始終與琴弦保持成90度的直角。他的站姿、操琴的動作,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變形走樣,或馬馬虎虎。這些,都顯示出他接受過良好的、嚴格的小提琴專業訓練。
盡管手機轉發的琴聲效果,與實際演奏效果要打一些折扣,但是還是可以聽出,他的琴藝很棒,特別是,拉到高把位——拉到第四把位、第五把位……他音階拉得很精準、到位。節拍、節奏,清清爽爽,干干凈凈。音色很美,如同春天的白靈鳥,在云兒悠悠的蘭天中,鳴唱……使聽者忘卻數九冬天街頭的嚴寒……
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位東方青年,向琴盒中放一些錢。這位青年,是中國人,他是參加奧德薩音樂學院博士生畢業考試的,是一位男中音歌唱家。
也許是同病相憐吧?同是音樂人,他心中很不是嗞味……
烏克蘭本是歐洲的糧倉,經濟發達,文化藝術——特別是音樂、美術的素養很高。軍工制造水平,世界一流。中國第一艘航母船體就是來自烏克蘭。烏克蘭的航空發動機,制造水平,全球數一數二。
但是,因為前蘇聯的解體,因為內戰,政局動蕩,烏克蘭的老百姓,現在比較窮困,日子比較艱難。在嚴寒的冬天,有些人家連水電費都交不起……
就在這位年青人在寒冷的街頭拉琴謀生時,離奧德薩不遠的城市,正在打仗。多少人在流血,多少婦女、兒童在流淚……
? ? 現在的烏克蘭,一些很優秀的、很有才華的音樂家,能站在舞臺上演奏,成了遙不可及的夢幻憧憬。能在學校里爭取到一個飯碗,教一些學生,求一個溫飽,就很不錯了……
? ? 寫到這里,想到這里,我從心底的深處,愛我的祖國,珍惜現在的日子——我們的國家要團結,要統一,要穩定,大家才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烏克蘭、伊拉克、敘利亞……就是鏡子……
感謝臺灣作家、企業家杜美賢先生,發給我這些視頻、圖片,使我感慨、感悟……謝謝!
心中放不下奧德薩,常常想念奧德薩,不放心那位在寒冷的奧德薩街頭拉小琴的年青音樂家!——孩子,你怎么樣?現在還好吧?
孩子,我為你祈禱,我為你祝福一一
讓你能得到溫飽。
望你能早日登上燈火輝煌的音樂大廳的舞臺……
奧德薩音樂學院教授與臺灣作家杜美賢先生
教授輔導中國博士生
烏克蘭著名歌唱家、教授在輔導中國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