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山問道,第七站推薦三清山。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道教歷史源遠流長,自古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譽。
三清山溶洞奇石,山光水色,美不勝收,風景以梯云嶺、南清園、萬壽園、西海岸、玉京峰、陽光海岸、三清宮、玉零觀尤為引人入勝。
三清山的古建筑及石刻布局非常精巧,依據“先天八卦圖式”和“后天八卦圖式”交相融合,是研究我國道教古建筑設計布局的獨特典范,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
據傳,東晉年間,煉丹術士、著名醫學家葛洪與李尚書在三清山結廬煉丹,著書立說,宣揚道教教義。如今,三清山上還留有丹井和煉丹爐的遺跡。那口丹井,據說是葛洪所掘,歷時一千余載,依然終年不涸,其水清冽甘甜, 被后人稱之為“仙井”。
在天門峰的懸崖之上,還有一座天然花崗巖雕干砌成的風雷塔,此塔歷盡千年風雨而巍然不動,被譽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顆明珠。
三清宮前殿頂梁石柱石刻楹聯:“三天無極存道氣于玉清上清太清,一統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萬世。”相傳為明建文帝隱于三清山時親筆題撰。宮殿正門楹聯“殿開白晝風來掃,門到黃昏云自封”,與朱元璋龍興之地鳳陽龍興寺內的一幅對聯:“廟內無僧風掃地,寺中少燈月照明”有異聯同義,相承繼襲之妙,為祖孫兩人相繼入佛道清靜之門的無奈經歷,留下了頗具意味的注解。
三清山上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多種植被及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曾推選其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學家認為它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
風景優美,建筑獨特,道教歷史悠久,三清山,值得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