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來臨,西瓜無疑是防暑、降溫、解渴的第一選擇!只可惜,現在再也不能經常吃到小時候經常吃到的黑籽起沙的真甜西瓜了!
現在無論去大超市,還是去路邊攤,你經常看到商家把一個西瓜劈成兩半,用保鮮膜覆蓋,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讓你知道這西瓜是紅瓤的(大部分人認為熟的標志是紅瓤);另外一個是解決了一個西瓜嫌大就愿買一半的需求。
但,真正自然熟的西瓜是黑籽的,如果你看到的西瓜是白籽很多,偶爾一個黑籽,即使是紅瓤,也不要購買,因為這紅瓤是人工催熟的,不是自然成熟。這種西瓜沒有真正西瓜味不說,吃了還傷身體,目前用各種眼花繚亂的制劑來達到售賣的目的的商家充斥著市場。為何市場上自然成熟的瓜這么少呢?甚至幾乎絕技了呢?
追其答案,我想大概有這么三點:
一、經濟利益驅動下,很多商家或種植戶為了及早趕個好價格,同時為了提高運輸儲藏時間,提高瓜的重量,從育種開始,就想辦辦法提高瓜的重量,如果真正自然成熟,所需時間會長、管理成本會高,價格也不會很高。為了多賣錢,不管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匆匆忙忙上市銷售。
二、政府監管不力!我們聽到過城管趕跑瓜農的事件,很少聽說工商或其它監管部門對于銷售不成熟的西瓜進行處罰的新聞,相關監管缺位,導致不熟的西瓜充斥大街小巷和大超市,無羞恥的進入百姓家。
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有需求便有供應。試想,如果人人拒絕不熟的西瓜,那還有市場嗎?商家會不知好歹的售賣嗎?不會!但就因為一些人不懂的什么東西是好東西,什么瓜是好瓜,認為是紅瓤的瓜就好,甜即是好瓜(忘記用針劑打糖精水)的標準,讓商家有空可鉆。
其實,夏季吃不到熟西瓜的尷尬如同嬰兒吃不到放心奶粉,食客吃不到放心油,旅行者被導游坑騙一個道理!
溫家寶總理(已卸任)對曾經的“三鹿奶粉事件”說過,企業家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可他們依然留著“野蠻”的心腸,無了信仰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這叫昧著良心賺錢。
盼望著,盼望著,夏季來了,吃西瓜的季節到了。但別忘記,吃西瓜,請認準:黑籽紅瓤起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