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懷。
小學生老同志
幾個月后,小同學們就都非常熟悉了,關系好的為了顯示親熱,彼此間都把對方姓氏加上個“老”字相稱,姓王就叫老王,姓劉就叫老劉……,彼此稱呼的時候,如果讓大人看到肯定會笑掉大牙。記得有次與周姓(好像是姓周吧)同學相約一起上學,中午我在他家門口喊:老周,老周……走啦。結果同學他爸爸出來了,我見了他爸說:叔叔,老周在家嗎?他爸爸狠狠瞪我一眼,說:小屁孩,還叫老周,老子現在還是小周呢。
我們同學們的名字很有時代特色,什么文呀閣呀、明呀,衛啊宏啊、偉啊東啊,學啊文啊、武啊,曉紅、春艷啊,剛呀強啊,國啊慶啊,大慶,學斌,玉梅,青啊,山啊……現在想想,其實就是當時國家狀況的寫照啊,家長們不小心就通過孩子名字記錄下來。
批判大會
小學一年級趕上一次全校批判大會,不知道是貪污犯還是盜竊犯。那是一個上午,我們學生在校北區樓前的主席臺下排排坐好,上面有個老師還是外面的人,介紹今天會議內容,講罪犯的犯罪事實和社會危害,大概是破壞社會主義建設之類的吧。雖講慷慨激昂,但實在啰嗦,小盆友們聽不懂,一會兒就不耐煩了,底線小動作不斷。我記得我旁邊坐著是個姓高的同學(疑似,不能肯定),從兜里掏出一種黑黑紅紅的小果,應該是“酸溜溜”吧,酸甜的,給我吃。我偷偷摸摸的吃,再偷偷吐籽,正美呢,忽然聞見一股臭烘烘的味??赡苁歉咄瑢W吃的太多,一招涼氣,放屁不停,那叫一個臭,跟攪動了大糞坑一個味,把人給熏的啊。終于,臺上會議進入高潮,押上罪犯,見一個男人,張啥樣早忘了,只記得脖子上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名字,字都不認識。還掛著一串蘋果,用粗鐵絲穿著,估計勒的脖子很疼,呲牙咧嘴的,還被兩個人壓著太不起頭,最后就是喊口號:打倒XXX!大會圓滿結束。
大野地
學校實驗田再往南就是我們稱為的大野地,就是一片荒灘,長滿駱駝刺、苦菜、豬貓草、馬蓮等野生植物,草稞里跑著蜥了虎子、野老鼠的小動物,那里也是孩子們的天堂。但冬天光禿禿,不好玩,夏天好玩,像逮個螞蚱,抓個藍青金殼的金龜子,還能摘到一種叫牛犄角的植物,嫩時能吃,掐開有白色汁液流出,粘手上粘糊糊的。還有假麥子,抽穗時,拔一把,能用它編東西,手巧的能編很多樣東西,比如小動物,我只會編叫做推子的那種。要不還可以去拔草根,然后兩個人各拿一個,看誰把誰的勒斷。
大野地再往南是條小河,小河是條分界線。河南岸就是農村,河北岸屬于阿吉拉。我們常常越過河,去農村玩,真發現很多好玩的呢。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