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信念是指跟未知和不可知的領域建立關系,一步一步接近它,直到未知的一部分變成已知的能力。信仰可以指向自己的能力,指向其他人的能力,指向我們還不了解、未曾研究的科學理論,指向宗教的不可知的東西。孩子的生命的開始擁有絕對的信仰,隨后信仰的內容出現了分化:孩子相信父母的呵護或者公正。孩子通過父母的例子學會跟未知和不可知的領域建立關系,并且接受由歷史塑造的與宗教或者世界觀相關的信仰形式。
這個能力是指能不能建立并保持信念/信條/信仰的能力。人類執著于對未知的事情給予解釋、賦予意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免去恐懼和焦慮。對于我們過去的經驗和體驗,我們也易于去抽象、總結、提煉、加工成理念和觀念,用以指導我們今后的生活。信念的能力過強會令我們事事都講一個“理”字,變得刻板、教條,脫離實際的感受和體驗;信念的能力不足,不能建立起足夠的理念、價值觀和標準,則會做事為人沒章法,沒標準,容易體驗空虛、恐慌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