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考試、工作,就算是普通人也有想記錄的青春,因為真實的存在過,有笑有淚,本連載收集了吳嘻哈小盆友(也就是本人啦)從上學時看過的劇、寫過的字、好玩的東西等等等等,通過圖文點滴青春的記錄,裝載滿滿的回憶。我想通過自己半幽默詼諧半情感獨白的文字,闡述觀影背后、每次經歷的事件之后,現在的自己所悟出的小小人生物語,也想與有和我一起經歷這段歲月的80后年輕一代們產生共鳴。因為有回憶,我們才能從中感悟生命的歷程,然后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奮斗、成長!
謝謝與短歌(07年夏)
《謝謝》是一部韓劇,我在大專二年級的暑假看的。某個無聊的夏日正午,打開電視機,漫無目的的將遙控器的頻道來回調換,就是一剎那的功夫,這部劇的景象,看到兩個男主人公身上各自背著一名大齡女性和一個女娃,就莫名的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順著這個鏡頭往下一直看下去,是一段美麗的韓式鄉村愛情故事。
整部劇的節奏非常的緩慢,喜歡刺激、動感的觀眾是一定會繞道而行的,但是淡淡的、自自然然的道出的故事也并非不精彩,帶著意外感染AIDS的女兒的單身母親,受刺激了的都市醫生來鄉村逃避現實的男主,讓女主意外懷孕卻不敢相認的男二,這些人物如何生活,勇敢的找回自我,重新面對生活。這類的主題,可以讓觀看的人們透過這些主人公的故事,感受到某種觸動,然后,找到一些相類似的精神上的契合點,繼續各自生活。
那個雖然受感染但仍然笑臉面對的可愛的女兒,那個與女兒開心生活,從不在女兒面前表現負面情緒的母親,那個因為被這對母女感動而學著直面現實的醫生,那個學會坦然面對母女倆的孩子的生父,雖然都不是可以左右許許多多大事的大人物,但卻能有某種魔力感染到電視劇前同屬小人物的我。片名取名謝謝,真是太樸實了,我想應該編劇是想表達這些小人物們在彼此間相互收獲到了什么,互相致謝的主題吧。
伴隨著整部劇的伴奏,隨著主人公欣賞著韓式鄉村的美景,會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家鄉,那條悠悠的通往竹林的山路。女主人公獨自在鄉間的路上行走,我閉上雙眼,感覺自己走在竹林的路上,悠悠閑閑的,耳畔不時聽到竹葉互相拍打的清脆的聲響,遠處望去,是一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田……
《謝謝》的名字很樸實,卻道出在生活中體悟到的東西,卻很難用這個詞表達的一些事。
那年暑假,開始打工。工種路邊派發。掉手機的那天早晨,出門、乘地鐵、問工頭拿派發單,一切自自然然,直到快結束收工的時候,準備打電話給工友,一摸口袋,手機沒了,那天我沒有拿包,所以摸遍了所有口袋,都沒有,這是才想起來,剛才有一輛助動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我的身邊經過,我不敢肯定,但多半是,因為多數時候,我可以感覺到我口袋是鼓囊囊的。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的手機沒電了,所以是拿了老爹的手機用的,手機被偷的事情,在來來回回找了一圈無果后,公用電話打給了老爹,老爹啥沒說,只說快點回來。我那時候想,手機沒了,那手機號怎么辦,不行,得立刻辦理掛失。于是,一下地鐵,直奔營業廳,告訴了原委,然后營業員告知要辦理的業務,一系列的流程走好后,回家。雖然不是值得夸耀的事,但在這個事件中,開始有了應對突發狀況的意識。沒像往常一樣只知道向老爹瞎嚷嚷,而是自己獨立處理好了事情。雖然,那次打工本想搞點零花錢的,但卻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再倒貼了些錢,給老爹買了手機。
我的手機和丟了的老爹的手機是同一款型號的。非常的迷你,放在手心,手一握緊,就找不到了。這是我的第一部手機,雖然和現在的肯定是不能一個級別的,但我一直覺的它是“限量版”,并不是它的外形有多時尚,而是因為它陪我走過了大專的時光,況且,現在你決計也不會在大馬路上隨手找到一臺和這臺手機還一樣的型號,因為人家早就停產啦,沒了,當然是限量版啦。
關于那時候遺留的物品,還值得說道的應該屬占據了大半書架的日語讀物了,像什么《貫通日本語》、《日記式引導日文寫作》,現在仍舊存在于我的“書庫”中,紋絲不動的躺著,就如同當年它紋絲不動的躺在書架上一樣,只是現在換個地兒躺了。站在書店的貨架前,覺得好的書,我一定會買下它,似乎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在對我灌輸:只要買下了這些書,這些書里的知識,就會自然而然的進入你的腦海。如同每回老爹看到我又捧書回來時,就說,“喲,又有新書搬來啦,這些書,你準備讓它躺多久?”所以,現在漸漸的習慣,要看的書控制在一定的范圍,等一本看完了,在繼續下一本,沒看完,絕不入第二本。
那年暑假,為了復習日語,將老師上課時候講的語法與課本中的知識,相結合,用自己的語言整理了一套便于自己理解的語法。整理的過程,也是理解的過程,雖然繁瑣,但還是堅持下來了。因為有了這個過程,我的語法提高的非常之快,以至于,考日文的時候,這部分沒有怎么丟分。直到現在,都能大體了解整個語法結構,真的要歸功于那時候的努力。PS:我的自制“語法書”在班里居然還有流傳的廣度,被同學拿去復印,著實很開心呢!
《短歌》是那年暑假看的第二部韓劇的插曲。那是部突破傳統韓劇模式,激勵一代人的韓劇。那是部看了它就會被它制作精美的食物與精湛的醫術所折服的恢弘史詩。那是部描述女性不再哭哭啼啼,而是為自己追求的事業所奮進的職場大片。那部韓劇的名字叫《大長今》。
區別于大多數對于這部劇音樂的印象,就是“烏拉拉、烏拉拉”開頭的主題曲,《短歌》是一首讓我一聽就難以忘懷的原聲音樂。《短歌》的背景描述的不是主人公大長今,而是她的敵人崔金英。那個既讓我恨不起來又喜歡不了,卻不禁然產生共鳴的人物。她,喜歡某個人,卻不敢追求。她,愛她的事業,卻不敢與對手直面交鋒。她,有實力,卻總差那么一點點。她,想回到天真的過去,卻發現自己越走越遠。這一切,讓她不能完整的去擁有一樣東西,到頭來,只是徒增傷感罷了。生活中,我們心里一直渴望成為大長今一樣的人物,但是,多多少少因為現實,讓我們不得不崔金英似的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