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時,老師說要做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怎樣才能讓靈魂有香氣?正確的答案就是,多看點書。當時把這句話只當個笑話來看。到大二時太無聊,開始看書。看著看著,覺得這句話說得好極了!
看書這件事情還是看書名氣的,就像你開始一件不熟悉的事情一樣,總是要聽聽身邊人的意見。看書也一樣, 我就會先看看那些有“名氣”的書。
剛開始是上學校圖書館,看了一個老師推薦的關于鬼谷子的,不過看了一半就夭折了,因為都是講一些策略,人生智慧的,我也算個俗人,就沒有繼續看下去。后來開始自己買書看,淘寶上搜,看見名字好的就買。不過我買的書也不算太多,反正自己看,圖個開心就好。
書的種類有很多,我比較喜歡小說那類的。我在網上買的第一本書是看快樂大本營有一季,是謝娜放在枕邊的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看完這個,我真的覺得有點懷疑人生了。覺得有些事情真的很神奇,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了的。一句話就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完之后,對于某些文中的人,我分不清,分不清究竟是她們有病還是我們有病。
后來看的是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看完以后第一感覺,這人太牛,這個思維真的是太縝密了,這情節一環扣一環,真的是不看到最后你根本不能想到是這樣的結局。
繼白夜行之后,我就被東野圭吾徹底圈粉了,這簡直是比男神還男神。我佩服他的腦子,還有邏輯能力,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知識面還有儲備量真的太廣了。之前還看過一個讀書網站的統計,說現在的人都追求快節奏閱讀,在這個排行榜上東野的書排名第一,被讀者認為是最適合的短時間閱讀讀本。
我覺得現在的微信啊,微博吧,都會有一些短的文章,讓人去看,一般寫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大眾普遍都有的,能夠引起共鳴的瑣事,然后給你灌一些心靈雞湯,或者心靈毒雞湯。也不是說這些文章不好,只是我覺得好像看完之后并沒有什么用,這個共鳴什么的,只能是暫時的,不可能給你我長久的動力,堅持下去的勇氣。
想想看,你是用碎片時間在讀文章,可是這些文章的實際效用呢?能有個3%已經是不錯的了。有句話不是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不會真正的想我所想,痛我所痛,知我所知。更別說你的那些經歷,能對我這片湖掀起多大波瀾。
不同的兩個人,就算生活在一起,在一個小房間里,不同的10分鐘,你倆的感受,就不一樣。所以那些文章什么的還是少看吧,我個人意見,不喜勿噴。我感覺有這點時間還不如自己去看一些好的書,看完后與書友一起交流交流,寫寫讀后感,也挺好。
好的書都是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別人的。你讀完以后肯能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不過長期如此,等你真正發現你正在模糊中運用它的時候,你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你了。你可能真的成為了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下面給大家附上我以前看的一些書的讀后感吧,每一篇讀完之后寫的也不多,每次都很自己說,不管怎樣,看完一本就寫100字的讀后感,就這樣下來了。
(只有10本,有感受的可以互相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