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儀式感》
從工作,友情,親情,愛情等各個生活角度談及了儀式感,儀式感豐滿了平凡的生活。
工作要有儀式感,要做到認真,細致,做好本職工作,并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友情要有儀式感,記住朋友的生日,主動聯(lián)系,表達思念,認真聽他人說話,尊重他人,要善良;親情同樣需要儀式感,多關(guān)心家人,多聯(lián)系,表達愛;愛情也需要儀式感,要讓對方感受到被需要,尊重對方,要敞開心扉的去愛,要主動付出,不要太作,要互相理解,尊重讓步,即使不能成就對方,也要做到成全。
生活于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用何種心態(tài)去對待,就會收獲怎樣的生活。你怎么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你。
《皮囊》這本書是我最近讀的,對我的觸動很大,作者有一位殘疾的父親,深愛著父親的母親,還有兒時的玩伴,厚仆,文展,阿小,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在面前呈現(xiàn)。人類中最質(zhì)樸的情感在里面呈現(xiàn)。人類在時間車列前的無可奈何,唯一可以做的只有把他們深深的刻進骨子里。人源于大地的厚重,沾染了泥土的氣息。
活著才是最難的,從出生的一刻,人類要學(xué)會走路,學(xué)會站立,憑借著欲望,理想,追求,無限的向上攀登。于是你成熟了,你以為成熟可以使你接納任何事情,最后卻發(fā)現(xiàn)成熟只是令自己看著起來,假裝輕盈。
你要學(xué)會生活,可是生活又何嘗輕盈,憑借著追求和欲望,你忘記了皮囊里最該審視的靈魂。最后死去,皮囊回歸泥土,才發(fā)現(xiàn)這原來才是你真正的歸宿,留下用欲望和追求做成的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