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請多指教》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三觀很正的愛情故事:與君初相識,猶似故人歸。林之校和顧魏之間就是這樣了吧。兩個人相識于醫院,林之校的父親生病,顧魏是主治醫師,自此兩個人的故事就拉開了序幕。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觀正是因為,這本書沒有寫出高富帥和傻白甜的故事,沒有架空的人設,就是兩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遇見了,就愛上了;沒有轟轟烈烈的求婚,感情到了,就結婚了;沒有轟轟烈烈的生活,日子就這么平平淡淡的過著。兩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都在為自己的事業打拼,在生活中互幫互助,互敬互重,努力的把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因為寫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貼近生活才會給人一種真實感。作者寫這本書一方面是想記錄下生活的美好點滴,一方面就是讓讀者相信如今還會有這樣的愛情存在。
遇到一個喜歡的人其實不難,多少愛情都開始于喜歡,結束于了解,后來明白,所謂合適的人,沒有定論,大概是三觀相似,興趣可以不同,但決不干涉對方,有話聊,相處和獨處一樣自然。這一路,你是你,我是我,不是沒你不行,但有你更好。
在如今的社會大環境下,找一個人已經不再是當初老一輩人那樣,沒見過面就能生活一輩子。如今的愛情參雜了太多利益因素在其中“有房么,有車么,有存款么”然而考慮了這些,就真的能找到對的那的人么?嫁給房子車子存款的姑娘,幸福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我心中向往的愛情生活絕不是這樣。準確的說,書中印璽和金石之間的愛情生活是我向往的。
我一直認為兩個人的三觀相似很重要,這是一個大前提,三觀相似有多重要?你喜歡讀書,他卻喜歡打游戲;你喜歡到處旅游,他卻喜歡宅;你努力想打拼出自己的天地,他卻安于天命。這樣的日子怎么過?三觀相似,有話聊,彼此信任,互敬互重,一起努力成為最好的人,這便是我心中向往的愛情,向往的生活。
在遇到心儀的他之前,我們可能都會抱怨,都會以為自己這輩子都等不到了,但是千萬不要急啊,我一直認為,一定是自己不夠好,所以遇不到心中的那個他,因此要更加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當我足夠好,才會遇見你。
愿你我一生平安喜樂,勿忘心安,歲月無恙。愿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早日相逢,平安喜樂,萬事如意。遇見彼此,便不枉此生。
愿你我早日找到那個他,然后對他說:“嘿,余生,請多指教?!?/i>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