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數字化的時代,了解一些計算機的知識已經越來越有必要了,各種各類的教程和教學網站也多了起來(如近幾年全民學編程),但是術業有專攻,有些
人不見得要在平時和工作中需要多少編程的或者軟件使用類知識,但同時有些真正的基礎的知識卻沒有好的講授(會office和會QQ聊天就算是懂計算機了
么?),搞得到頭來以很大的熱情去學習,只學了一些以后自己的有很大可能用不到的軟件技能(如很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有關Excel的所謂“高級技巧”)
和自己根本聽不懂也聽不進去的知識(比如一上來就給你講二進制和圖靈機晶體管)。而且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日新月異,就是連專門搞這個的從業人員如程序員都
感慨知識的更新速度太快了,今年還流行的一個東西,說不定明年就過氣了或者被另一個更牛的取代了。
計算機雖然發展很快,但有些的東西卻一直也沒有變過,而且我覺得一門學科那些一直沒變的東西才是值得你真正需要學習和了解的。同時現實中幾乎所有可
用的東西都是硬件-軟件-通信-數據的有機結合,例如手機(硬件)微信(軟件)收到(通信)一條信息(數據)。再比如計算機的數學基礎是以離散數學為基
礎;以二進制比特為最小數據單位,所有的信息都轉換為數字信號進行然后輸入-處理-輸出;不管硬件更新多么快,硬件模型卻一直延用馮諾依曼模型;各種軟件
應用和平臺不管怎么層出不窮還一直以“ 驅動-操作系統-應用” 這種分層解耦架構的方法來實現;
盡管現在的數據的通信成數量級的增長,但作為根本之一的TCP/IP協議卻還一直起著支撐作用且沒有多大變動。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計算機這門科學的基礎,以
前一直未變,在可見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也不會過時。所以相對于學會一個軟件什么的,這種不過時同時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又能讓你較全面了解這個學科的知識才是
真正值得你學習的。
再說一下作者 柯尼漢,他和他的基友 里奇
絕對是宗師級的人物,兩人共同發明了UNIX系統和C語言,如果不是這兩位老爺爺,也不會有今天我們使用的各種軟件和智能設備了。但就是這樣一位大神寫的
書卻相當好懂有意思(有個現象就是在一個領域里有相當造詣的人寫得經典書反而比其他人寫的所謂“入門書”要簡單和有趣的多),而且不到300頁的篇幅也不
大會讓你望而生畏(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寫作思路和視角方法非常好,這也是讓我很嘆服的)。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非計算機科班出身或者非從事該領域的人,不以學會某個軟件為目的但又想了解一下計算機這門學科,并且只讓我推薦一本書的話,那么推薦這本書《世界是數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