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好久沒讀書啦,最近有什么好書推薦嗎?
我:有??!前不久我剛讀完一本書,《與時間做朋友》是一本屬于時間管理的書,內容讓人耳目一新。
朋友:是嗎?里面講了什么??!
我:里面用比較獨特的角度講述了時間與人生成功的關系,我記得,里面有一段。。。原話我忘記了。。大概是這樣說的。。。(哎,囧)
隨著勵志自律的公眾號的呼吁,越來越多的讀書者正在崛起,我也是其中一個。從今年四月份開始,100天讀書計劃陸續開始,很多書的閱讀逐漸陷入了一個完成任務的被動式閱讀。有些書懷揣著熱情讀完了,但是看完以后卻又不善于總結,以至于向別人推薦的時候,語言總是蒼白又干癟,慚愧不已,這是典型的讀書輸出效果低的問題。
今天我們跟著日本暢銷書作家來一起看看,有什么可以用來拯救我們的被動閱讀,讓我們讀書能夠讀的明白。
001 邊問邊讀
01這本書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比如前段時間我在讀的書是《戀愛急救手冊》《秒懂男人》雖然聽起來很俗氣,可是我覺得很實用,我閱讀的目的性也很強,因為最近在不斷的相親,很想了解男人的需求和女人需求之間的差異,所以這本書雖然登不上大雅,但是可以解決我當時當刻的困惑。再后來,我接觸到有人可以通過炒作虛擬貨幣,從一個雙商普通的人逆襲,讓我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有了好奇,所以目前我就對很多人推薦的《國富論》這本書感興趣,這本書可以了幫助深入了解市場經濟和資本運作的基礎和根本,在ted的演講分享中經常提到,是一本經典巨作。
02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什么?
不同的書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書,是一座認知的高峰,給你帶來新的知識和獨立的見解。有的書用戲謔的語言去記錄生活,給人解壓,放松。所以弄清楚讀書可以給你帶來什么,就像在目的地給你豎立旗幟,讓你讀書不迷茫,就算隨手放下,也可以在某個時候欣然撿起。
花樣輸出
在花樣輸出中有一個關鍵詞值得強調,可視化成就。 很多人興致勃勃的讀完一本書,成就感油然而生,但是這種成就感如果不及時轉換成可以看得見,或者被分享,有傳播價值的成果,那么你的成就感就是你一個人的獨舞。并且這成就感轉瞬即逝。以至于出現文章剛開始著尷尬的一幕,很多天在某個場合你很想分享書中的某個觀點,只能讓你感受到挫敗。那么針對這一點,成就感就有必要可視啦。你可以只是簡單像我一個做一個思維導圖,或者在總結作者的主要思想的基礎上,加上你的一些評論,評論的內容可以是你覺得印象最深刻或者最有趣的部分。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讀書筆記或者書評可以極大的鞏固你的讀書成果,并且進一步的激發你的深層讀書動機。
除此之外,大家還知道,對書中內容思考之后付出實踐才是最好的輸出。所以很多線下的活動,比如朗誦,演講比賽,或者是十點讀書舉辦的十點讀書會就是非常好的實踐輸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