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很多當代虛構生活小說,最想創作的也是這一類。
我最喜歡的小說是《恨煞》,作者亦舒。
主要內容:
失業的女主王福在,被丈夫家暴至無法生育。舊同學李月枚慫恿她互助殺夫。
李很快殺掉王夫,幫王拿到保險金。
而王在殺李夫周子文時,互生好感。
后李與情人吸毒身亡。王周打算結婚。
王此時卻在保險公司小劉幫助下,發現一系列線索——所有拋棄周的女人全被周精巧謀殺,包括李。王欲逃離保命,然而……
喜歡原因:
1結局。
我喜歡悲劇勝過喜劇。因為喜劇過于圓滿。而悲劇在讓人黯然落淚時,永保留未完成的期待。
亦舒的小說,鮮見如此慘烈的結局。
2線索
全文有兩條線索。明線是王福在,暗線是周子文。
前半書全部闡述王和李的殺人進程,箭繃于弦。后半截卻覺前半書小兒科,原來暗波早已如此洶涌。仿佛看恐怖片,以為已到結尾,卻發現最恐怖的部分尚未到來。
3反差
李月枚自小家貧,練就一身生存本領——誰敢碰我一根手指,我就把他斬成一截截。憑借年輕貌美,鄙視、嫌棄貌丑歲長的周。以實際行為一遍遍提醒周“我就是沖你的錢才嫁你”。遇到情人后,一心一意謀殺周,帶著所有錢嫁給情人。
而周,是那種“老木頭,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明明是老實木訥甚至懦弱——老婆把情人帶回家,他索性到公司吃住的那種人。
臨近結束才發現,自從發現李出軌,他表面寬容,不限制李的零用錢,供應二人毒資三年。發現李欲謀殺他后,果斷以注射毒品過量的方式,殺掉二人。
原來,這個謀殺手法,他已布局3年——因布局時間太長,手法太精巧隱秘,且吸毒的人,死于注射過量司空見慣。無任何人懷疑,及至覺得可疑,尸體早已火化。
4邏輯縝密,伏筆精妙
(1)在我們驚呼周的殘忍和恐怖時,小說逐步披露周行為的合理性。
周小時便知貌丑;
上學時約女孩子跳舞,臨場被放鴿子,重挫自尊;
前女友出軌英俊男生,拋棄他;
李因錢嫁給他,公然出軌英俊情人長達三年,欲索取他全部資產,他只愿給一半,李欲謀殺他;
終于遇到靈魂伴侶女主,談婚論嫁時,女主得知他秘密,欲逃離。絕望之際,痛下殺機。
(2)開篇李去探訪王住處,發現王夫遺留白色粉末,熟練一品:“安非他命。我知道。我也曾經服食。”
(3)李曾說“所有珠寶,全部經過登記,一旦有人轉售,任何珠寶店電腦記錄即時顯示”。后來,這成為女主找尋第一位被害人的線索。
(4)周的司機細心負責,每次接送時間和地址,必記到本上。后來,這成為女主的第二條線索。
5四兩撥千斤
交待重要情節時,云淡風輕。居然由配角一句話帶過。
情人說:你以為是我引誘月枚吸毒嗎?我一個窮大學老師,哪來毒資?
6呼應
開篇:女主被辭前,老板季太太說:叫小明去買些冰淇淋大家吃。
門口一盞燈泡不亮,你去換個新的。
快結尾,女主被季太太請回。福在指一指燈泡,小明連忙說“我立刻換”
說半天話,小明這才斟咖啡進來。
7文風
師太文風非常固定。
我讀她作品多了后,看三句話,即知是否她寫的。
當年看艾明雅作品總覺熟悉,后來她也承認喜歡模仿師太。
師太的有很多固定用法:
恐懼時,必嘔吐;
女主最愛白襯衫卡其褲,要么就開司米;
女主大多短發,配角才是艷女,長發迎風飛舞,甚是好看;
喜歡甜食;
吃東西,如胃口好,就是“唔”
表達感情,必是:握住她的手,面孔埋到她手心。
跑車必敞篷,大多是BENZ,要么紅色,要么銀灰色;
喝酒必香檳,事先冰著;要么就威士忌;
豪宅必對牢海景;
電光火時、英明神武、勞苦功高;
喃喃、喃喃自語、不禁惻然、揚起眉毛、才疏學淺
特別喜歡用語氣助詞:呵
拿本書舉例:
(1)簡潔生動。
不多一字。不管對話,還是場景描寫,都極為簡短。但畫面感十足,表達到位。
她把臉伸到福在鼻間。
她一聽福在要上街,拉開抽屜,取出鈔票,塞進福在口袋,一邊仍在講電話。
月枚坐下,忽然笑了,她捧著茶杯,可是不喝茶,只是嘬起嘴唇,輕輕吹那杯茶。
月枚是那種穿粉紅羽毛高跟鞋的女人。
(2)比喻
水銀瀉地似的糾纏她。
兩人三足般纏在一起往另外一個地方去。
一雙吊墜耳環像秋千般兩邊晃動。
(3)幽默
周末逛商場看電影,兵分兩路,浩浩蕩蕩操兵似的。
肚子飽飽,人生觀不一樣。
作業艱辛,老師兇悍(出自《大君》,實在好玩,所以摘過來)
(4)節奏感
誰,誰叫她?
誰,誰把她胸前當做煙灰缸?
去,去投靠表姐。
日日說些老生常談,早該淘汰,公司有眼無珠,盲目重用,救救蠢人,可憐客戶,天佑這個城市,萬人同悲。
(5)象聲詞。
醫護人員嘭嘭嘭奔進來,把她抬走。
救護車嗚嗚駛走。
嘭一聲推開門、嘭一聲打開燈
他雪雪吹氣
7回味
我22歲時讀完,只覺通體冰冷,陰森恐懼,極度痛恨周。
32歲時,對周,無限唏噓。
他這一生,勤勉努力,超高智商,大筆財富,勇敢無畏,愛護下屬,繁榮產業。如果換一個真正欣賞他的女人,一定很幸福。可他卻娶了外貌協會的李。
他愛李。在李死后,他反復問王:“哎,你說,自始自終,月枚究竟有沒有愛過我、?”
如果李不如此貪心,拿一半財產和情人遠走高飛,也皆大歡喜。可李和情人執意奪他所有。
李和情人咎由自取。
那我們的女主王福在呢?
如果王發現真相后,保守秘密,假裝不知,兩人一定能幸福下去——生個孩子,其樂融融。
因為兩人的感情基礎極好——
被家暴被背叛的王,最期待的,就是真心呵護她的忠誠伴侶。
她最渴望的生活是:坐在他身邊打毛線聽他打鼾,然后見他轉身,輕輕替他蓋上毯子。
被屢次嫌棄拋棄的周,最渴望的,恰是真誠仰慕他的樸素妻子。
如果我是王,很可能會選擇一輩子守護秘密,和周幸福甜蜜地過下去。
8金句與引導
好的作家和作品,一定會有金句。
亦舒喜歡于無聲處潤物細無聲——引導現代女子,如何工作和做事,如何經營情感與婚姻。如何于低谷振作,如何于春風得意時看淡。
好人,壞人,你的世界只分兩種人。
勞力換取的食物,味道不一樣
直至她有能力搬到更高貴的地方居住,厭棄這里,于事無補。
你還有一身本領可以帶走。
9結尾方式
最妙的是結尾。女主的死,由火車外賣水果的人發現,報至站長。
公安和救護趕到,認為是心臟病猝發致死,繼而離去。
清潔工人進入車廂,把毒死女主的水瓶扔進垃圾桶。這預示著女主的死因真相和前兩個女人一樣,永遠沉睡下去。
列車格隆格隆開動。
一個年輕人咕噥:真慢,蝸牛一般。
他的女伴笑說:下次,我們搭乘磁路軌列車。
“真的,非追上時代不可”
他倆肩搭肩面對面笑起來。
處理結尾的方式讓人吃驚。一般新手寫作,喜歡渲染結局。怎么悲傷怎么寫。生怕無法觸動讀者。
后來發現,最讓人難忘的,反而是作者以一種若無其事的方式處理結尾。讀者在這種情況下之下,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更覺震撼。會自發地回過頭去,仔細回味,反復咀嚼。
仿佛是畫畫中的留白。往往比全部填滿更耐人尋味,引人遐思。
我覺得這種功力更勝一籌。讀者不僅僅是一個接收者,而主動成為一名參與者。印象更深,代入更強。
我上次讀該書,已是10年前。很多細節已然忘記。卻永遠記得王福在被人發現死于火車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