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中有一篇叫做《母親的房子》,這里的母親還有兒子讓我明白了一些問題。作為子女的我,真的做的還不夠好。
文中的母親是個極其固執甚至有些偏執的女人,在家里的房子要被政府拆遷下,仍舊“一根筋”的想要把房子再蓋完全。
兒子和女兒都無法理解,父親的醫藥費、女兒的嫁妝、兒子學費都沒有著落下
母親依舊發狂的想要把快被拆的房子建起來,她“咬牙切齒”“頂天立地”的樣子就像個固執的瘋子,一心想要“糖果”的傻子。
01
我也一直不能理解,母親到底是什么樣的母親,為什么要不顧子女的死活,去做一場得不償失的事情。文中的“我”又氣又笑,母親緊張的用力捏著那卷錢,臉憋成紅色,像是戰場上做最后攻堅宣言的將軍。
我很欣慰文中的“我”終于理解了母親,母親有這樣的兒子何其幸運?!拔摇崩斫饽赣H,“我”也知道了這個一家之主,不會因為父親的殘疾而變成別人,父親發起了這個家,就是永遠的一家之主。
母親拼盡全力分三四次把房子一直建到四層不是為了她的或者“我”的臉面,而是父親的臉面,她想讓父親發起的家庭看上去那么健全和完整。
“我”終于明白:這是母親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的愛情。
房子是父親建的,父親把自己和母親的名字刻成對聯裝在大門兩側。父親殘疾后,母親守護房子就像是守護父親一樣,她要讓房子一直高高屹立,就像父親的臉面一直高高在上,即使債臺高筑、即使吃撿來的爛菜度日。
我也明白了,這是母親的愛情,說不出口的愛情。
02
年輕的我總會想,母親和父親生活了這么多年,他們不會覺得厭煩嗎?他們之間有愛情嗎?從我出生的那一刻他們就在一起,他們為什么要在一起,他們真的愛彼此嗎?
在這個“我愛你”已經爛大街的年代,看到這個故事,就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我的臉上。
你的“我愛你”是多么粗俗而淺顯,你漫談愛情,你又怎么會懂要怎樣去愛?你的“高談闊論”在父母愛情面前就是可笑的“小兒科”。
我沒有“我”那么多曲折的經歷,但是我在這個“我”艱辛的生活中卻讀懂了母親的愛情。
03
想起那天晚上下班路上遇到的事
孩子跳上父親的車,嘴上叨叨的講著“你都不知道把它洗洗”,父親也說“你看你媽,天天就是這樣”,人行道上是母親在推車,她沒有說話。
我并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但我覺得這個場景是那么的熟悉。
我想到我媽媽說過,她在這個家里沒有一點地位,誰都可以說她。有幾次還能感覺到媽媽身上的悲傷,可那時的我真的十分不能理解,覺得媽媽更年期提前了。
你真的理解那個站在父親那一邊的孩子嗎?
當一個孩子選擇和父親站在一條戰線時,內心是不是期待來拉近和父親的關系。
從小孩子的內心都把父親當做剛正不阿、明智、滿有能力的形象,當孩子不再是幼孩維護母親的樣子時,他站在了父親那邊,孩子的內心是不是還有一絲高興:我終于成了那個“理性而又明智”的人,因為選擇了父親。
04
可是,你真的理解母親嗎?你真的了解母親的艱辛嗎?你知道母親不反駁的原因嗎?
母親愛父親,愛著父親承載的一切,就像《皮囊》中的母親,愛著父親發起的家,不斷的修建房子就像修建父親的自尊。
皮囊,母親就是要這個面子來維護父親最后的那點尊嚴,那種靈魂上的健全。用房子的完全來拯救父親的殘疾,用“皮囊”拯救精神靈魂。
在孩子站在父親那邊時,母親往往都是氣弱的,不是說對錯問題,是意識的問題。母親主動讓權,維護著父親在孩子心中睿智的形象。母親愛父親,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以父親為榮。
這是母親的愛情,拼盡全力的支撐著父親,在孩子面前維護著父親屹立不倒的形象。
文中的“我”是個懂母親的孩子,難能可貴?!安豢衫碛鳌钡哪赣H有自己說不出的訴求,若是“我”無法理解、不能滿足,恐怕母親將一輩子活的不痛快。
如果你看這個故事流了淚,我很欣慰。因為你和“我”一樣善良,和“我”一樣懂了父母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