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突然發現耳朵越來越靈敏了,一點小聲音都聽的異常清楚,可惜小區周圍的聲音卻污染了耳朵的天然純凈度。早上起來聽到隔壁樓的一位中年男人在罵街,雖然我不會講當地方言,畢竟來到這邊快四年之久,多少還是聽的懂,奈何不會說。讓人很難想象的是,他潑男般罵街的對象是他的高齡母親。
? ? ?自從搬到這邊,他就經常用惡毒難聽的話語罵著他的母親。起初,剛搬來,對小區的情況不是很了解,總有一股教育他的沖動。有一次大包小包的走在小區路上,看到這位潑男把對面站一只手不停的指著老人的腦袋,嘴里還罵罵咧咧,很是污耳。讓人震驚的是,他竟然動手了。這個讓我措手不及,包丟在一邊跑過去。起初他們一直在爭吵,具體的應該是老太太在爭論,男的扯著嗓子大聲謾罵,幾乎接近歇斯底里。后來不知道老太太說了什么,男的站在她身后,一把扯過她的領子,快速把她甩到了地上,老人半躺在地上,有些狼狽,鞋子也掉了。正準備上前,突然鄰居大媽攔住了我,沖我搖了搖頭。周圍無人上前,老人艱難的從地上爬起來,慢慢騰騰的走進拐道,背影單薄的讓人心疼,鄰居大媽緊緊拉著我,不讓我過去。說實話, 心里多少是怪鄰居大媽的,或許多少她也是為我好。
? ? ?大媽看我似乎有些懊惱,幫著我把東西提回家。剛進門,大媽就迫不及待的講了起來。原來大媽不讓我過去,是怕我找惹麻煩。那個中年男人是小區出了名的不孝子,而且其他方面的人品也是差到極點。而那個老人是她母親,剛開始他打罵老人,鄰居們都會上前拉架說道,最后都是被他罵的狗血淋頭,有時候連勸架的人都打。次數多了,大家都習以為常,懶得過問,看到就當做沒看到。那老太太太可憐了,辛苦養大的兒子,現在卻是個不孝子,悲哀啊。我媽聽了在旁邊感慨著。鄰居大媽放下水杯,沖我們擺了擺手,不是的,老太太和她先生年輕的時候,忙于賺錢,疏忽了兒子管教,以至于現在變成了這樣。 ? ? ?
? ? ?之后幾天,我在陽臺又看到這對母子,兒子還是一樣的咒罵著,看著母親滄桑的臉,花白的頭發,干枯顫抖的雙手,心里五味雜談。我也是一位母親,懂得她眼睛里的無可奈何,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忍受著他的種種,卻不忍心開口指責。其實 ,這樣并不是偉大,頂多是母愛中溺愛的一種。說真的,我的父母從小到大并沒有太多的管束我,他們是萬千普通父母的一例,我犯錯了經常就是打,主張棍棒理事,后來長大了也就沒有再打過我。他們這種教育方式,不能說對也不能說錯,因為我并沒有變成不孝之人。唯一一點就是我父母從未離開我身邊,除了后來讀大學,那也是我主動離家。可能他們無形中讓我感覺到了父愛和母愛。有時候并非父母多么努力的去教育,孩子就會成長為他們理想中的模版。主要在于孩子從接觸的東西和她思想的認知。可能我喜愛讀書,更多時候父母不用教育,我都會主動去反省和改善自己的不良行為。
? ? ? 我媽其實是很扣門的女性代表之一,但是我卻是那種視錢財猶如紙巾,該用的絕不含糊,也不會心疼。至于那位中年大叔,我無法去評論他,也無權評論。因為對于當事人來說,我們永遠是局外人,局外人看的再清楚,別人的內心世界我們無發窺探。但是孝順是一種傳承,無論你經歷過什么,遭受過什么,現在在追尋什么,都沒有任何理由,任何借口去做不孝之人。父母畢竟是生你養你之人,父母和子女之間永遠沒有對錯、仇恨之說。只是每個家庭所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但是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子女好,他們為了讓我們過的更好,忙碌于賺錢,而忽略了讓子女孝順的教育。不管子女成功與否,也許有些家庭不需要父母的多方管教,孩子仍會懂得感恩和孝順。我依舊建議,每一個父母還是要從小讓子女們懂得,孝順之道才乃做人根本之一。因為人總會從年輕走向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