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彈 如何上演七情六欲
有去聽過音樂會嗎?
聽后感覺如何?
震撼嗎?聲音好聽嗎?有被打動嗎?哪里打動你?
曼曼去聽過很多場不同題材的音樂會。鋼琴,合唱,室內樂,交響樂,獨唱,中國樂器…應有盡有。
而往往最打到心坎里的,不是花樣百出的技巧,不是藝術家們夸張的肢體語言,而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對作品細膩的闡述。
想想自己心底最喜歡的歌,是不是很多都是慢歌?想想在中國好聲音里唯一紅得不成樣子的歌星,吳莫愁,導師給他選的決賽歌《一個人的生活》是否是一首慢歌?
慢歌,能更柔和地表達情感,表達喜怒哀樂。
所以,若想彈好鋼琴,必須要做到的就是用你的七情六欲去表現作品,讓聽眾能感受到你滿溢的情感。
(一)你要脫變成一個充滿感情的人
很多人都說,藝術家很多情。
沒錯,藝術家,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有七情六欲的人。有自己對生活的態度,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舞臺上,用高一級的觸角去表現符合作品的人的情感,才能和觀眾有溝通。
即使藝術家在生活上非常檢點,在他們的內心里,都住著一個隨時有都有可能爆發的火山。時而可以讓周圍的人感受到他炙熱的溫度,時而又可以用他涓涓熱流溫暖大地。這樣收放自如的情感流露,可以讓聽眾和藝術家的心貼得更近。
其實,這種情感流露不僅適用于藝術家,還適合追求成為卓越鋼琴手的你。當你在視譜,在彈琴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脫變成充滿感情的人。拋開現實生活中的無聊,壓抑,工作和學習帶給你的壓力,不愉快,盡情地投入音樂的海洋。
這傾情投入的感覺,已經可以讓你勝過很多學琴者。
(二)你要當音樂與生活的主角
演繹鋼琴作品,其實是對作曲家作品的二次創作。在不違背作曲家初衷的前提下,加上自己的想法,并讓這種想法通過指尖流淌出來。
譬如,巴赫的作品,主要特點是嚴謹有層次感。因此,彈奏時你可以想象你正身處巴洛克時期的宮廷,穿著超多蕾絲邊的蓬蓬裙(若你是女孩紙,哈),束著緊身的衣服,帶著價值連城的羽毛做成的禮帽,大方端莊地坐在鋼琴旁,輕輕抬起你的芊芊玉手,開始演繹作品…
這場景,美得不可方物,無比愜意…沒錯,你就是主角,大家都為你的美而傾倒,為你的琴聲而陶醉。你更加投入地為大家,為自己表演…
再如彪德西的作品,主要特點是夢幻虛無,寫景,想象無窮。因此,彈奏時,你可搖身一變成為一位攝影家,坐在威尼斯水城的小船上,夕陽映襯著波光粼粼的水面,你用手輕拂水面,泛起陣陣漣漪…抬頭望去,建筑疏密有至,在水道的拐角處,一縷陽光打在窗臺上,陽臺上的小花迎著風輕輕搖著頭,水面把這一幕若隱若現地映襯出來,你拿起攝像機,記下了這溫馨透亮的一瞬間…
當想象停止,作品也戛然而止。剛才,你帶聽眾去感受了巴洛克的氣派,彪德西的幻境…是不是很美妙?
彈琴和生活,旅游,畫畫沒什么區別。代入角色,盡情想象,你的音樂會越發生動,越發迷人。
(三)你要用心感受生活的點滴
很多孩紙看到這,也許會有疑問。我的生活就是一團糟,彈琴就是發泄的,放松的,哪還能想那么多。
假如我們只滿足于做一個普通人,我們的生活很多時候就變得平凡而乏味??吹降闹挥袥]完沒了的報表和功課,還有年復一年難吃的食堂菜或街邊小吃。也許只能用偶像劇,看網頁,玩游戲來麻醉自己,打發時間。
只要你想,處處是風景。

只要你想,不一定要遠足,處處都能發現美。帶著這種能發現驚喜,發現細微差別,發現喜悅的心情,去感受大師們彈奏作品的想象力,駕馭能力,對比一下你和大師們彈琴的差距,特別是情感上,不同在哪里,差在哪里,哪里可以自我再改進一點。
曼曼的鋼琴老師是位音樂教授,她收學生一般都在7歲及以上。她覺得,太小沒有想象力,領悟能力不高自然學得不好。青年鋼琴家李云迪也是七歲才開始學鋼琴,他演繹肖邦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
絕大多數初學鋼琴的人,都是用同樣的速度和力度去彈曲子,因為我們心里沒有成為一個人的想法。若我們彈琴的時候,把自己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都貫穿在作品里,用心感受每個音符帶給我們的溫暖,彈錯音符又如何,有點卡住又如何,源源不斷的情感擋也擋不住才是真諦。
讓我們滿溢的感情自然流露,不要吝嗇地表現,你會發現,你的鋼琴突然變成一個活的精靈,帶你走進更奇妙的時空。
讓我們一起感受音樂的美好,好嗎?
ps:曼曼,微博音樂人,蝦米音樂人,鋼琴.古箏十級,鋼琴古箏老師,電臺dj,寫作和攝影愛好者。希望我的文字,音樂,攝影與聲音能溫暖每位堅持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