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打球了,倆小朋友在各自的書桌前寫作業,媽媽趕緊放下手里的書,接棒陪讀。
姐姐已經就剩個第五課沒背熟,已小有把握了,媽媽讓她先彈琴,等彈完了再背一下鞏固一下,就可以啦!她欣然接受,敲出了歡快流暢的樂曲聲。
弟弟欠了許多作業“債”,語文現在已經教到第五課了,小朋友他第三課還沒去小組長那過關,沒有敲上你真棒的大拇指印章。英語課堂默寫錯了的詞組句子訂正還沒完成。數學回家作業也沒全寫完。他有點著急,眼底霧氣蒙蒙的。趁姐姐不備跑到姐姐身后,麻溜地從書包里尋出英語默寫本,要做參考。媽媽不讓,姐姐淡定地發話了,給他吧……
媽媽和弟弟頭碰頭研究姐姐的本子,讀一遍句子,拼讀一遍單詞。訂正時,媽媽把姐姐的本子合起來,讓弟弟默寫訂正,弟弟不干了,撅著嘴巴說,爸爸同意我照姐姐抄的,干嘛非要默?我憋著窩火,柔聲勸說,你抄作業省力,可記得住啊?先背出來,再寫,等于默寫,多好!犟脾氣小蠻牛竟然掉起了金豆,斜偏著頭,不寫了,媽媽繼續忍,以修煉成仙之力慢慢等。正僵持著的局面,被姐姐一番話給破解了,弟弟,爸爸趕著去打球,讓你參考我的答案,沒讓你不動腦筋照抄的,不信我們打電話問下爸爸!
定定地朝姐姐瞧了好幾秒鐘,弟弟開始拿筆,念念有詞地拼讀單詞,臉上還掛著淚痕,手里已經開始行動,討好地朝媽媽瞄了一眼。媽媽不動聲色地手拿橡皮和草稿紙,擦掉他寫錯的,給他示范正確的拼寫,再讓他自己默寫,母子倆訂正的過程還算順利,半小時搞定英語默寫訂正。再做別的作業,他也特別配合。
終于就剩個背書作業了,除了今天新留的第五課背誦有點咯噔,前面欠的還不錯。怎么總不去過關呢?不是在媽這里背得挺順溜的?弟弟低頭不做聲,姐姐又挺身而出,媽,不完全是弟弟的錯啦!有時候是排隊的人太多,組長來不及;有時候是弟弟被老師叫去補作業了,沒空去過關,其實弟弟好早就會背了。那個叫弟弟的小朋友在一邊拼命點頭,就像小雞啄米,媽媽也就消了數落他的念頭。那你倆互相背第五課吧,媽媽待會來聽。
沒過多一會,倆人談笑風聲地也跟著媽媽到了房間,背書的呢?姐姐一臉小狡黠,眼睛避開我的眼睛說,我們要照著媽媽的“納米盒子”(手機上的課本APP)背誦,媽媽給我們手機,弟弟一臉小期待地在姐姐旁邊等著媽媽遞上手機。手機里有她倆的課本,還有語音朗誦聽,確實比她倆在那干巴巴的互相抽背要有趣得多。
不知不覺間,倆人結起了堅強聯盟,緊密聯系在一起了,姐姐在學校愛護弟弟,在家也關心弟弟,小弟弟發耿直脾氣的時候,姐姐的勸是最好的開解密碼。作為回報,弟弟做了姐姐最忠實的擁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