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周沒有更新微信公眾號了,大姐來問我了:這幾天怎么不寫文章了?
其實,一周來我無比努力地在寫,寫了四五篇,相對來講比前一段時間產量要高出很多。但我同時在思考著一些問題。
我參加了一個網上寫作班,從12月1日起每天晚上八點半要聽一小時左右的課。這段時間很忙,上午練太極,中午睡午覺,下午寫文章,晚上聽課程。比在上班還忙,連刷朋友圈沒沒時間。如果這幾天沒能在你的美圖下或美文下點贊,請你見諒哦!
這期間我交了兩次作業,連同上次已經在公眾號發表的兩篇在內,一共有七篇文章了。
三篇獲得老師的好評,分別是寫婚姻的,寫家教的,和追網絡熱點的,說是思路清晰,文筆流暢,主題契合,可以去平臺投稿。那一篇愛情小說雖流暢沒有新意,有一篇寫家暴的說是滿滿的負能量,有一篇寫自己經歷的說是思緒混亂,不知所云。讓我盡量寫新的寫熱的寫當下的,否則讀者不愛看。
老師的點評極大地鼓舞了我,使我有信心寫作下去。我幾篇稿件沒有及時發表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是因為想去投稿。如果自己的公眾號上已經發表,就不能去平臺投稿了,因為很多平臺都要求原創首發。
這段時間我也看了很多公眾號的文章,有一些是我喜歡的但點擊量不夠大的,也有一些覺得是我所不屑的但點擊量大的經常出爆款的,也有我既喜歡又爆款的。有些公眾號為了博取眼球獲得高的點擊量,真是卯足了勁,標題和文章都投讀者所好。也有一些堅持做自己,不去投讀者所好,而是用自身的文格魅力來吸引人,用文中的思想來吸粉。我像一個搖擺一樣,在兩者之間,想不出我剛開始做公眾號該處于哪一個狀態。是投身于大眾的洪流還是堅持做自己的清流?
我也沒搞明白是什么都寫呢還是專門寫某一類。按理說我是教師,可以寫寫教育方面的,我也可以寫寫育兒方面的,或者可以寫寫情感婚姻方面的。或者干脆一鍋亂燉,啥都寫呢,或是還是先摸索一段時間找到自己適合的再說。
還有一個問題,堅持每天寫一篇這樣一周以后,到昨天終于怎么也擠不出要寫的內容來了。才思枯竭了!
今天又下雨。每次下雨,都有隔壁鄰居大爺來我家屋檐下用桶接來自天上的雨水。碩士可以拖地、澆花、沖廁所。雨大時,水桶很快就滿了,大爺隔一會就會來提一桶水,不厭其煩。
我看這看著,突然明白了,心靈這口井枯竭了,就需要不斷地積水,而且要積干凈的來自天上的水。積多了自然而然就可以往外流了,流出來的會是一股股清流。
請你相信,我并沒有停止寫的腳步,而是我在寫的路上不斷地汲取心靈的滋補,讓自己的腳步更加輕盈更加靈動,讓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寬。
(剛才看到,上一周剛剛辛苦積累起來的118個粉絲又掉了2個了,呵呵,誰讓我這么不積極更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