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6.10.11-2016.10.16
閱讀的目標:認識演講焦慮,改善演講狀態
閱讀的方法:略讀為主
讀書筆記:
演講是一種常用的溝通方式 ,焦慮是一種常有的情緒反應 。兩者相遇 ,不是偶然的 ,而是必然的 。如何讓它們在我們身上和諧起來 ,需要一定的學習和鍛煉。
克服公眾演講焦慮的三要素 :專業的教練 、積極的聽眾和練好演講的欲望 。
適當的焦慮可以幫助機體協調更多的能量 ;幫助思想更加集中 ;幫助我們感官更加敏銳 。但是 ,過度的焦慮會導致身體反應的失調 ,這時侯的焦慮情緒就弊大于利 。
釜底抽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首先減少行為燃料不要回避 ,更不要臨陣逃跑 。面對演講焦慮這把火要勇于面對 ,相信自己能學習一套科學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其次減少生理燃料克服過度換氣 ,取而代之 ,用深呼氣讓自己穩定下來 。最后是減少認知燃料認知燃料就是指負性想法 ,例如如果講不好 ,自己會出丑 ;如果講錯 ,自己無法見人 。要清除頭腦中的這些消極 /災難性的想法 (認知燃料 ) ,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和積極的鼓勵去取代消極的想法 。通過減少這三種燃料 ,不僅幫助演講焦慮者逐步擺脫演講焦慮的困境 (火燒 ) ,而且避免出現死灰復燃式的復發 ,這是治標治本的策略 。
腹式呼吸的技術能夠幫助你有效地控制呼吸的節奏 。經過反復的訓練后 ,你就能夠在任何場合 、任何時間做腹式呼吸 ,并能減慢自己的呼吸 ,從而緩解焦慮。
放松技術采用的是交互抑制的原理 。交互抑制原理是指用一種情緒狀態去阻斷另一種情緒 ,比如 ,焦慮和放松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如果我們能夠使一個在公眾場合的演講者感到放松 ,那么焦慮和恐懼的反應將被抑制 。控制演講焦慮的關鍵是放松。
( 1 )演講焦慮是正常而且適當的人類情緒 。完全沒有焦慮是不正常的 ,那樣的演講也是乏味的 。( 2 )只是在演講焦慮失控時才成為問題 。盡管演講時一定的緊張是有益的 ,但過度緊張時 ,它可能成為問題 。 ( 3 )我們的目的是控制焦慮 。我們的目的不是 “治愈 ”演講焦慮 ,不是要徹底擺脫它 ,而是去控制焦慮的癥狀和后果 。因為焦慮失去控制才成為問題 ,所以 ,重新掌握對焦慮的控制才是解決之道 。 ( 4 )你可以掌握些技巧來重新控制你的演講焦慮 。大多演講焦慮的人在公眾場合講話時不知所措 ,本書的治療計劃就是為你提供一套具體的應對策略和方法 。 ( 5 )控制是一個可行 、現實的目標 。治愈或者完全消除演講焦慮是不現實的 ,也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而控制演講焦慮則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系統訓練逐步達成 。 ( 6 )控制是一個主動過程 。控制是你要來做出改變 ,你來學如何幫助自己 ,你還需要理解為何使用這些技術 。當你理解了每個技術背后的理論意義 ,你就能應用所學到的具體方法來有效地控制你的問題 。
心理暗示在與意志力的沖突中總是站上風 。因為心理暗示更多主導我們人類 ,而不是我們的意志力或意愿 。依據精神分析理論 ,我們有兩層自我 :第一層是顯意識 ,我們可以感知到并可用意志控制的自我 ;第二層是潛意識 。另外一個自我 ,它與心理暗示直接相通 ,發出心理暗示 。我們下意識犯的錯誤 ,正是第二個自我完全操縱著我們 。
自我暗示作為我們與潛意識對話的一個渠道 ,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是自我心理 、生理調整的重要手段 。積極的自我暗示簡單易行 ,行之有效 。
鼓勵成功是激發演講焦慮者內在動力的靈丹妙藥 。成功不是在最后 ,不是海市蜃樓 ,只有觸摸到眼前的成功 ,才會有更大的成功誕生 。那么克服演講焦慮需要什么條件呢 ?我想最靈驗的一條就是鼓勵 ,是家人 、朋友和同事的不斷激勵 。家庭成員 、朋友和同事就構成一個現實人際支持系統 。家庭成員是你支持系統的重要成員 。人際支持系統的重要資源是掌聲 ,掌聲并不只代表贊賞 ,掌聲還給人以鼓勵 。焦慮的人因為掌聲而自信 ,平凡的人因為掌聲而偉大。
表揚要及時 。一旦發現表現出色 ,要立即予以表揚 ,并要讓演講練習者及時知道他的哪些做法是被鼓勵的 。只要是可鼓勵的行為 ,哪怕是很小 ,一樣要表揚 ,這很小的表揚卻可以大大地激勵演講練習者積極性 ;不要因為演講練習者還有很多其他問題 ,就不去表揚他的某個正向行為 ,事實上他這個正向行為可能正是扭轉他的其他問題的難得的啟動點 。
演講的結構可以形象地用蓋房子做比喻 ,分為三部分 :開場 ,好比房子首先要建設的地基 ;演講的主體部分 (即演講的故事部分 ) ,就像房子的主體結構 ,演講的主要內容將在這部分呈現 ;結尾 ,就好比搭建房頂 ,這是房子基礎建設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個房子的特色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獨特的屋頂表現出來的 ,演講也是如此 。
關于開場開場是你給聽眾獻上的開胃菜 ,不是要你一定要做到十全十美 ,這僅是試探 、激發聽眾興趣并向下一步驟推進的鋪墊階段 。如果你一開始就沒有抓住聽眾的興趣 ,接下來的時間你將非常尷尬 ,也許再用 3分鐘的時間也無法彌補聽眾對你的信心 ,因為人們的興奮點不會持續很久 。你可以利用多種手段豐富自己的開場 ,例如 :視頻 ,圖片等等 。關于結尾人們記憶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是他們最后聽到的內容 。但是卻很少有人愿意在結尾上修飾更多 。他們僅僅是輕描淡寫地草草收場 ,結果可想而知 ,費盡口舌發表的長篇大論很快就被人們遺忘 。要想使人記憶深刻 ,你的結尾必須像開場一樣氣勢磅礴 ,擲地有聲 。
對于晶體智力來說 ,只有 “用進 ”沒有 “廢退 ” 。越用腦 ,有效經驗越多 ,晶體智力會持續累積步步高升 ,直到老年期的某一個因人而異的節點后 ,因為腦功能的退縮 ,才會開始下降 。在你一生的大部分時候 ,晶體智力是 “越用腦越聰明 ”的 。
如何更好地堅持決心 ?專家給出幾個小貼士 。第一是不貪多 ,只選一件事 ,一件能對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的事 。落實決心時 ,先堅持 1周 ,逐漸延長挑戰時間 。第二是從易到難 。譬如練習演講 ,不能一開始就要求自己一天就能流暢演講 。如果你決心練習演講 ,不妨從練習呼吸簡單的鍛煉開始 。如果你計劃收拾家 ,就從一個抽屜開始 。第三設定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研究顯示 ,自己在心里默念 :不吃蛋糕 ,不吃蛋糕 … … ,其結果可能反而吃得更多 。你要多用肯定句取代否定句 ,可以多想想 :多吃蔬菜 、多吃水果 。第四可以尋求外援幫助自己堅持決心 。相關心理學研究結果顯示 ,在朋友的鼓勵和監督下 ,堅持決心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如何從決心升華到習慣 ,或者多長時間可以形成一個習慣 ?簡單地回答是 , 2 1天可以初步幫助你塑造一個習慣 。
據研究 ,大腦構筑一條新的神經通道需要 2 1天時間 。所以 ,人的行為經過 2 1天以上的重復 ,會形成習慣 ,而 9 0天以上的重復 ,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 : 1 ~ 7天 。此階段的特征是 “刻意 ,不自然 ” 。你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的改變 ,因此會覺得有些不自然 、不舒服 。第二階段 : 7 ~ 2 1天 。不要放棄第一階段的努力 ,繼續重復 ,跨入第二階段 。此階段的特征是 “刻意 ,自然 ” 。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 、舒服了 ,但一不留意 ,還會回到從前 ,因此 ,你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第三階段 : 2 1 ~ 9 0天 。此階段的特征是 “不刻意 ,自然 ” ,其實這就是習慣 。這一階段被稱為 “習慣的穩定性 ” 。一旦跨入此階段 ,你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 ,這種習慣已經成為你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它會自然而然的為你效勞。
成功 ,就是簡單的事情反復做 。之所以有人不成功 ,不是做不到 ,而是不愿意去做簡單而重復的事情 。所以 ,想克服演講焦慮 ,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講者 ,只要你開始按一定的套路去訓練 ,并每天堅持不懈地練習下去 ,你就達成一個目標 ,即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講者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 ,你就是專家 ;重復的事情用心做 ,你就是贏家 。